[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渗流作用的被动桩土拱效应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080.8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向先超;宋伯石;刘凯;黄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明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渗流 作用 被动 桩土拱 效应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渗流作用的被动桩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包括被动桩桩土作用模拟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被动桩桩土作用模拟系统包括试验箱、移动支架、吊篮和配重,所述试验箱内放置土样和模拟桩用于模拟被动桩桩土作用环境,所述试验箱连接水循环系统,并通过所述水循环系统模拟渗流,所述试验箱设置在移动支架上,所述试验箱的一侧连接吊篮,所述配重放置在吊篮中,并通过增减所述吊篮内的配重模拟滑坡推力。本发明首次通过模拟在无水、饱水、渗流条件下土拱形成、发展、失效过程,揭示了在土拱效应中水土作用的机理,丰富了基坑支护和斜坡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补充了现有土拱效应在渗流作用下的相关方面理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水利、交通和边坡等支挡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渗流作用的被动桩土拱效应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被动桩广泛应用于斜坡、边坡治理和基坑等工程支护中,其能发挥出色的挡土效果的原因便是土拱效应——桩后土体发生不均匀位移,土体中的下滑推力传至桩身,同时桩间土体被挤密。自1943年太沙基通过活动门试验证实土拱效应的存在以来,随着岩土工程领域不断的深入发展,与土拱效应有关的工程数据、实验和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随着土拱理论的不断进步,研究成果也逐渐付诸实践,开始指导、优化工程应用,取得不错的应用效果。
土拱效应理论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对工程实践亦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但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一,即是土拱的“形态”,包括拱形、拱厚、拱脚形状等。其二,即是水的影响,许多地质灾害、工程事故中,如滑坡失稳、基坑支护失效等,皆与水有较大关系。渗流、管涌等水的不良影响导致的土体软化、土体结构强度降低,同样会使土拱效应减弱,限制被动桩挡土功能的发挥。
目前,关于土拱效应的研究主要建立在连续均匀介质上,而土体实质上是一种非连续、非均质的散粒体。同时,以往在关于渗流问题的研究中,大多基于连续介质假设,直接把渗流力的作用加在连续土体上进行分析。这与流体只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实际情况不符,对于考虑土颗粒与水相互作用的渗透机理有较大局限性。当渗流发生时,常常会引发严重的渗流破坏,即流土和管涌。发生管涌破坏时,土体中的细粒土随水流被带走,土骨架发生破坏;并且,细粒土随水在大颗粒孔隙中移动时,可能会淤堵孔隙,在淤堵处则会产生较大的渗透力,导致土体破坏。由于水对土体的影响巨大且作用机理复杂,需着重研究在饱水及渗流条件下的土拱效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首次研究渗流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完善土拱效应研究的基于渗流作用的被动桩土拱效应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渗流作用的被动桩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包括被动桩桩土作用模拟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被动桩桩土作用模拟系统包括试验箱、移动支架、吊篮和配重,所述试验箱内放置土样和模拟桩用于模拟被动桩桩土作用环境,所述试验箱连接水循环系统,并通过所述水循环系统模拟渗流,所述试验箱设置在移动支架上,所述试验箱的一侧连接吊篮,所述配重放置在吊篮中,并通过增减所述吊篮内的配重模拟滑坡推力。
进一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支架、水桶和水泵,所述水箱设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高度可调节,所述水箱上开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水泵连通水桶,所述水泵将水桶内的水通过进水口泵入水箱,所述溢流口连通试验箱的一侧,通过所述溢流口向试验箱内溢水模拟渗流,所述水桶放置在试验箱的另一侧下方,所述出水口连通水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