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水条件下钢管桩水下平联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1168.1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翟建国;曾健;陈小龙;黄修平;杨武;邓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水 条件下 钢管 水下 施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水条件下钢管桩水下平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平联钢管(1)及对称布置在所述水平平联钢管(1)上的钢丝绳(3),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水平平联钢管(1)两端的充气注浆装置(4);每套所述充气注浆装置(4)包括焊接在所述水平平联钢管(1)端部的套筒(4.3)、安装在所述套筒(4.3)内壁上的环形气囊(4.4)、与所述环形气囊(4.4)连通且竖直布置的充气加压管(4.1)及与所述套筒(4.3)连通且竖直布置的注浆管(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深水条件下钢管桩水下平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3)的高度大于所述水平平联钢管(1)的直径,且所述水平平联钢管(1)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套筒(4.3)的径向中心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深水条件下钢管桩水下平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平联钢管(1)上沿所述水平平联钢管(1)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两个吊耳(2),每个所述吊耳(2)穿过一根所述钢丝绳(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深水条件下钢管桩水下平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加压管(4.1)包括底端带外螺纹的拆卸加压管(4.1a)、顶端带外螺纹的固定加压管(4.1b)及连接所述拆卸加压管(4.1a)和所述固定加压管(4.1b)的带内螺纹的外连接套(4.1c),且所述固定加压管(4.1b)末端与所述环形气囊(4.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深水条件下钢管桩水下平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4.2)包括底端带外螺纹的拆卸注浆管(4.2a)、顶端带外螺纹的固定注浆管(4.2b)及连接所述拆卸注浆管(4.2a)和所述固定注浆管(4.2b)的带内螺纹的内连接套(4.2c),且所述固定注浆管(4.2b)末端与所述套筒(4.3)连通。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深水条件下钢管桩水下平联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钢管桩(5)施打完毕、套筒(4.3)套置在钢管桩(5)上后,通过钢丝绳(3)将水下平联施工装置下放至预设标高;
2)利用充气加压管(4.1)给环形气囊充气(4.4),使套筒(4.3)内的环形气囊(4.4)与钢管桩(5)抱紧;
3)利用注浆管(4.2)对套筒注射浆液(6),使浆液(6)充满钢管桩(5)与套筒(4.3)之间的间隙;
4)待浆液(6)凝固后,使得套筒(4.3)、钢管桩(5)及水平平联钢管(1)固定形成整体,然后将穿过吊耳(2)内的钢丝绳(3)抽出,同时,松动外连接套(4.1c)和内连接套(4.2c),将拆卸加压管(4.1a)和拆卸注浆管(4.2a)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1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