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支架双面冲孔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1379.5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荣;徐乐高;黎成玉;汤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众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10 | 分类号: | B21J5/10 |
代理公司: | 34142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9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件 冲孔 内部组织 通孔 保温处理 成形锻件 高温保温 双面冲孔 一次成形 转子支架 均一化 均匀化 锻压 反转 盲孔 细化 小孔 保温 两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支架双面冲孔工艺,涉及锻压冲孔技术领域;冲孔前对成形锻件保温处理,然后冲出单边盲孔,再反转锻件进行冲出通孔,然后再次对锻件保温,最后冲出其它小孔;本发明避免通孔一次成形,而是分两步从锻件两边进行冲孔,给锻件内部组织均匀化提供过渡时间,避免内部组织差别过大,冲不同孔之间对锻件进行高温保温处理,进一步细化上次冲孔对锻件造成的内部组织破坏,使内部组织均一化,有利于继续冲孔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压冲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支架双面冲孔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动机转子是电动机中的关键部件,主要采用支架式滚筒结构,转子支架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复杂的重复交变应力,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对于大型电动机转子支架,一般采用铸造或机加工的方法制造,对微小型电动机而言,铸造件强度和疲劳性能不够,一般采用锻造方法制造。
对于转子支架上的通孔,目前采用整体冲孔工艺,一次性将直径不同的通孔打通,该种方法容易造成锻件内部组织结构不均一,从而影响锻件的强度,降低转子支架使用寿命,产品精度不高,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支架双面冲孔工艺,使得转子支架强度高,延长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转子支架双面冲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形后的锻件在900-1050℃下保温2-3h;
(2)将保温后的锻件放入锻模型腔中,将锻模安装在冲床上固定住,用冲头在锻件上部冲出大盲孔;
(3)将步骤(2)的锻件反转固定,大盲孔朝下,在大盲孔位置对应处冲出一个直径比大盲孔小的孔,与大盲孔连通形成通孔;
(4)将步骤(3)形成通孔的锻件继续在900-1050℃下保温4-5h;
(5)将步骤(4)保温后的锻件放入锻模型腔,锻模安装在冲床上,在通孔两侧分别冲出一个小盲孔。
优选的,所述步骤(1)升温步骤为:先以2℃/min的速率升高到200-250℃,再以3℃/min的速率升高到600-750℃,最后以5℃/min的速率升高到900-1050℃。
优选的,所述冲床为150T冲床,冲孔速率为4-6mm/s。
优选的,所述步骤(3)通孔中大、小孔的直径比为15:4。
优选的,所述步骤(5)小盲孔的冲孔速率为6-8mm/s。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支架双面冲孔工艺,其有益效果为:
(1)避免通孔一次成形,而是分两步从锻件两边进行冲孔,锻件内部组织更加均匀化,锻件强度得到提高;
(2)冲不同孔之间对锻件进行高温保温处理,使得锻件的延伸率和精度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转子支架双面冲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众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众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