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草铵膦盐酸盐的分离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1830.3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荣;刘亚运;蒙丽钧;吴坚平;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30 | 分类号: | C07F9/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铵膦盐酸盐 过滤 分离提纯 谷氨酸 生物催化法 回收利用 快速搅拌 有机溶剂 草铵膦 沉淀的 馏出液 去除 蒸干 回收率 盐酸 沉淀 重复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草铵膦盐酸盐的分离提纯方法,该方法包括:取生物催化法生产L‑草铵膦的反应液,调节该反应液的pH至2~4,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液I和含L‑谷氨酸沉淀的沉淀物I;向滤液I中加入盐酸,调节pH至1~2.5,再向滤液I中加入有机溶剂,快速搅拌混合后,过滤去除沉淀,继续搅拌,过滤得到含L‑草铵膦盐酸盐固体的沉淀物II和滤液II;蒸干滤液II,得到残留物和馏出液;重复步骤(1)、(2)1~2次,进一步提取所述残留物中的L‑草铵膦盐酸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L‑草铵膦盐酸盐回收率高、纯度高,原料简单易得,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草铵膦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草铵膦盐酸盐的分离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草铵膦(glufosinate),是指化合物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结构式如式(1))。草铵膦是由赫斯特(Hoechst)公司于80年代开发的(后归属于拜耳公司)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属于膦酸类除草剂,是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抑制剂;其能够在叶子内转移,但不能转移到别处,谷氨酰胺合成受抑制后,导致铵离子累积,叶绿体解体,从而使光合作用受抑制,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草铵膦有两种光学异构体,分别为L-草铵膦(式2)和D-草铵膦(式3)。但只有L-型具有植物毒性,除草活性为外消旋混合物的2倍,且在土壤中易分解,对人类和动物的毒性较小,除草谱广,对环境的破坏力小。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草铵膦一般都是外消旋混合物。如果草铵膦产品能以L-构型的光学异构体形式使用,可使草铵膦的使用量降低50%,这对于提高原子经济性、降低使用成本、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制备光学纯L-草铵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化学合成法、手性拆分法以及生物催化法。其中,生物催化法具有立体选择性严格、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等优点,是生产L-草铵膦的潜在优势方法。
早在研究草铵膦在土壤微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时就已经发现,L-草铵膦在转氨酶的作用下,发生转氨作用被分解成一种α-酮酸-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转氨作用是一个可逆反应,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可在转氨酶的催化下通过逆反应生成L-草铵膦。
Schulz A等(Stereospecific Production of the HerbicidePhosphinothricin(glufosinate)by Transamination: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of a Phosphinothricin-specific Transamin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J].Applied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0,56:1-6.)(美国专利US5221737)在20世纪90年代就利用从E.coli K-12中分离到的转氨酶,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L-谷氨酸作为氨基供体,催化转氨反应生产L-草铵膦。但是,反应需要过量的L-谷氨酸以提高底物的转化率,这就必须要解决产物的分离提纯的问题。
常用的分离氨基酸的方法有离子交换色谱、电渗析、萃取和结晶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很难分离等电点接近的强极性氨基酸,如L-草铵膦(pI=2.6)和L-谷氨酸(pI=3.22)。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受其性质和pH影响很大,pH越接近氨基酸的等电点,氨基酸的溶解度就越低。不同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异很大,草铵膦的铵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高达1370g/L,而谷氨酸微溶于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