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镍铜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1889.2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徐金龙;刘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西维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H0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镀镍铜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镀镍铜线为两层结构,即在铜芯的外围镀上一层金属镍,镍在空气中易钝化,具有良好的耐碱性,与盐酸和硫酸之间的作用也比较缓慢,因此铜芯外层的镀镍层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镀镍铜线常被应用于电线电缆的导电线芯,但是由于镍层的耐高温效果差,当铜芯温度过高会导致镀镍层出现点状漏洞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中国专利,专利名称:一种镀镍软圆铜线,申请公布号:CN 104064248A,公开的镀镍铜线,其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铜线层、镀镍层、镀镍层和外护层,其外护层为添加了15-20%的活性煅烧超细高岭土的聚氯乙烯阻燃材料,提高了产品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能力,但其保护层的厚度大于镀镍层或镀镍层的厚度,会导致镀镍铜线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镀镍铜线,具备优良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导电性。
一种镀镍铜线,包括铜芯,所述铜芯的外侧包覆树脂涂层,所述树脂涂层的外侧包覆合金层,所述合金层的外侧包覆镀镍层,所述铜芯的直径为0.32-0.47mm,所述树脂涂层的厚度为1.2-1.8μm,所述合金层的厚度为2.8-3.3μm,所述镀镍层的厚度为3.0-4.5μm。
优选的,所述树脂涂层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环氧树脂35-45份、有机硅树脂15-20份、填料5-12份、增稠剂1-3份、成膜助剂1.5-2.5份。
优选的,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或云母,所述填料的粒径为100-250nm。
优选的,所述合金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铝55-65%、镁25-30%、钛8-15%、稀土元素1.0-1.8%。
优选的,所述稀土元素为镧、铈、铕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铜芯材料为无氧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制得的一种镀镍铜线,在铜芯的外层包覆了一层树脂涂层,该树脂涂层的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树脂以硅氧键(Si-O)为其分子主链,Si-O键比普通有机高聚物中C-C键的键能大,提高了氧化稳定性;而且Si原子上连接的烃基受热氧化后,生成的是交联度更加稳定的Si-O-Si键,可防止主键的断裂降解,都使得有机硅高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及耐候性,与环氧树脂、碳酸钙或云母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树脂涂层的外层包覆一层合金层,该合金层中以金属铝元素为主要成分,钛、镁元素的加入可以增强镀镍铜线的机械性能,稀土元素的加入能够增加产品的耐腐蚀性。
经试验证明,本发明制得的无铅镀镍铜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其伸长率为22.7-23.6%、导电率低于0.011Ω·mm2/m,产品质量优于国家机械行业标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镀镍铜线。
图中:1-铜芯、2-树脂涂层、3-合金层、4-镀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一种镀镍铜线,包括铜芯1,铜芯1的外侧包覆树脂涂层2,树脂涂层2的外侧包覆合金层3,合金层的外侧包覆镀镍层4。
铜芯材料为无氧铜,铜芯的直径为0.32mm,树脂涂层的厚度为1.2μm,合金层的厚度为3.3μm,镀镍层的厚度为4.5μm。
其中,树脂涂层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环氧树脂35份、有机硅树脂15份、填料12份、增稠剂3份、成膜助剂2.5份;填料为碳酸钙,其粒径为100nm。
其中,合金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铝55%、镁25%、钛15%、稀土元素1.8%;所述稀土元素为镧。
实施例2
一种镀镍铜线,包括铜芯1,铜芯1的外侧包覆树脂涂层2,树脂涂层2的外侧包覆合金层3,合金层的外侧包覆镀镍层4。
铜芯材料为无氧铜,铜芯的直径为0.47mm,树脂涂层的厚度为1.8μm,合金层的厚度为2.8μm,镀镍层的厚度为3.0μm。
其中,树脂涂层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环氧树脂45份、有机硅树脂20份、填料5份、增稠剂1份、成膜助剂1.5份;填料为云母,其粒径为2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西维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西维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