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旋涡发生器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流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2014.4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辛大波;张洪福;欧进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旋涡 发生器 桥梁 风致 振动 流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涡发生器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流动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一、根据当地主导风向及风速并结合桥梁截面尺寸,选择涡发生器不同展向安装间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桥梁主梁或斜拉索绕流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旋涡发生器的桥梁抗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长,结构刚度和阻尼不断降低,导致桥梁对风的敏感性增强,颤振、抖振、涡激振动等典型风致作用逐渐成为大跨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在大跨桥梁主梁的各种风致作用中,颤振是一种振动响应非常明显的风致振动,一旦发生将具有使桥梁主梁整体坍塌破坏的危险,涡激振动则会引起桥梁结构疲劳破坏。因此,抑制大跨桥梁颤振及涡振一直以来是结构风工程领域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通常,大跨桥梁风振控制包括机械措施和气动措施。机械措施主要是通过安装机械装置来增加大跨桥梁结构的阻尼和提高刚度等来减小结构风致振动响应,然而,这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生产及维护该装置,并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激振动的发生。气动措施包括被动方式与主动方式两种。被动方式是通过改变桥梁主梁断面的气动外形或增加附属来提高大跨桥梁抗风能力。由于该方式简单经济已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其中包括整流罩、导流板、扰流板、中央稳定板、中央开槽、襟翼、风嘴等。尽管关于气动控制的被动方式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但都是基于二维桥梁主梁或斜拉索断面流场进行分析而提出的控制方法,这类方法不仅使用条件有限,而且需要在沿主梁展向方向通常设置控制装置,无疑大大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钝体尾流的不稳定性并利用旋涡发生器的作为扰动装置,提供了一种基于旋涡发生器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流动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高效、普适性比较强,而且只需在主梁或斜拉索展方向以一定间隔安装孤立的旋涡发生器即可,大大减小了控制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旋涡发生器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流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根据当地主导风向及风速并结合桥梁截面尺寸,选择涡发生器不同展向安装间距
二、对于主梁,旋涡发生器对称布置在主梁两侧;对于斜拉索,旋涡发生器安装在斜拉索表面侧风面(以当地主导风向作为风向)。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桥梁主梁或斜拉索尾流区展向涡的不稳定性,将涡旋发生器作为扰动源用以抑制尾流大尺度展向涡的形成与发展,实现对主梁或斜拉索风致振动的控制。
2、本发明在展向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涡旋发生器,改善主梁或斜拉索绕流场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削弱涡激振动的发生,与传统涡激振动控制手段相比,具有安装方便、普适性较好的优点,并且大大节约了材料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旋涡发生器安装位置立体图;
图2为旋涡发生器安装位置平面图;
图3为涡旋发生器尺寸;
图4为旋涡发生器控制效果;
图中:1-主梁,2-涡旋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2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洁且屏蔽蓝光镀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连接线电沉积钨涂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