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2342.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3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华;胡敬佩;李瑞彬;赵效楠;王淼;陈玲华;许富洋;曹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孙周强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光栅 金属层 波片 反射式 亚波长 制备 光学传感系统 集成光学系统 纳米光子器件 四分之一波片 金属 光栅结构 光栅金属 纳米介质 层间距 反射率 厚度比 介质层 金 银 占空比 波段 制作 应用 | ||
1.一种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介质材料上涂光刻胶;然后经曝光显影,再刻蚀光刻胶,接着去除残余光刻胶得到纳米介质光栅;最后,在纳米介质光栅上设置金属层,即得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包括纳米介质光栅及位于所述纳米介质光栅上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纳米介质光栅之间无间隙;所述金属层上表面设有类光栅结构;所述纳米介质光栅的周期为80~350nm,占空比为0.3~0.8,厚度为50~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金、银、铝或者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溅射方式在所述纳米介质光栅上设置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介质光栅的介质为SiO2、MgF2或者PMM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介质光栅的周期为250~300nm,占空比为0.4~0.5,厚度为100~12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波长反射式一维金属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光束曝光显影;用反应离子束刻蚀光刻胶;利用丙酮去除残余光刻胶;采用磁控溅射方式在所述纳米介质光栅上设置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23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降噪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