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2668.7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大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27/6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透镜 摄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近距离摄影且具有手抖校正机构、紧凑且各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该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进行对焦时,第1透镜组(G1)不动,使第2透镜组(G2)及第4透镜组(G4)以彼此不同的轨迹沿光轴方向移动。通过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使第3透镜组(G3)移动来进行手抖校正。而且,满足规定的条件式(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数码相机及摄像机等电子相机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以进行摄影倍率的绝对值为0.3倍以上的近距离摄影为目的的成像透镜。作为这种成像透镜,专利文献1~3中提出有从物体侧依次排列有正的第1透镜组、负的第2透镜组、正的第3透镜组、正的第4透镜组及负的第5透镜组的5组结构的透镜系统。并且,在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的成像透镜中,在从无限远向近距离进行对焦时,使第2透镜组及第4透镜组移动。并且,为了防止由手抖引起的像的抖动,具备手抖校正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4-2196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4-1426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584064号公报
近年来,相机的摄像像素数逐渐增加,因此要求更高度地校正各像差。并且,要求即使在低快门速度下也不会损害高分辨率的手抖校正机构。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成像透镜中,构成手抖校正机构的透镜组的光焦度较弱,因此手抖校正的性能较低。并且,若要提高手抖校正的性能,则加大构成手抖校正机构的透镜组的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的移动量即可。然而,若加大透镜组的移动量,则透镜系统的径向的尺寸变大。并且,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成像透镜并不适合近距离摄影,从成像元件的比例上看,透镜系统并不紧凑。并且,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成像透镜采用了将后方的透镜组设为手抖校正机构的结构,因此在镜头可换式摄像装置尤其在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中,难以确保用于安装透镜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近距离摄影的成像透镜中,可近距离摄影且具有手抖校正机构、紧凑且各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成像透镜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构成,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进行对焦时,相邻的透镜组的间隔发生变化,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进行对焦时,第1透镜组不动,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进行对焦时,使第2透镜组及第4透镜组以彼此不同的轨迹沿光轴方向移动,
通过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使第3透镜组移动来进行手抖校正,
第5透镜组由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负透镜及正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构成,
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
-3.3<f/f2<-1.8……(1)
0.85<f/f3<1.45……(2)
其中,
f:整个透镜系统的对焦于无限远的状态的相对于d线的焦距;
f2:第2透镜组的相对于d线的焦距;
f3:第3透镜组的相对于d线的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2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摄像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