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3270.5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3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袁航;余黎康;仲晓晨;陈先伟;白安富;孙宁;李春杰;赵壮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04 | 分类号: | B60M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接触 安全 联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适用于移动式接触网,包括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和自动报警装置;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安全控制装置与自动报警装置实行电气联锁控制。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具有“Z”型结构,位于轨道正上方的两段移动式接触网之间;安全控制装置在两段移动式接触网摆出到位或摆出超限时将接触网锁紧,防止超限;若摆出超限,隔离开关无法操作,自动报警装置会进行声光报警。在移动式接触网工作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可有效避免两段(或两段以上)移动式接触网摆出超限时接触,从而导致的短路现象,对供电设备的使用安全和现场作用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规避了不必要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接触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式接触网是一种给轨道交通车辆进、出检修库和在检修库内调试提供动力电源的设备。为在某条检修股道的不同位置实现不同条件有电或无电的检修,一般会在同一条检修股道的上方设置至少两段可移动的接触网。但在可移动的接触网摆向检修股道正上方时,由于检测移动式接触网摆出到位的行程开关出现故障,或者由于人为误操作,导致接触网继续摆动,出现超限现象,从而使原本不会接触的两段(或两段以上)接触网直接接触。当对其中某一检修股道的移动式接触网进行送电时,会造成接触网的短路,对供电设备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威胁到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移动式接触网摆出超限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适用于移动式接触网,包括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和自动报警装置;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安全控制装置与自动报警装置实行电气联锁控制。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移动式接触网固定在轨道一侧的立柱上,具有与立柱相连接的两根等长摆臂,摆臂另一端具有等长的绝缘子,绝缘子另一端部之间连接有汇流排;不同的移动式接触网具有不同长度的摆臂和汇流排。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由两侧汇流排及其相向端部间的合成绝缘子组成,具有“Z”型结构。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两侧汇流排另一端均具有与移动式接触网汇流排的重叠区域,所述汇流排重叠区域的长度小于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单侧汇流排的长度。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固定安装在轨道正上方,位于两段移动式接触网之间。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安装在伸缩式机构的一端,其另一端固定在轨道一侧的立柱上;工作时,伸缩式机构伸开将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移动至轨道正上方并位于两段移动式接触网之间。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外部撞块和组合模块,所述组合模块由电磁锁模块、内部撞块和、行程开关、复位弹簧、电绝缘层组成。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行程开关包括到位行程开关和超限行程开关;所述电绝缘层位于所述组合模块与所述过渡分段绝缘装置汇流排之间,所述电绝缘层位于所述外部撞块与所述移动式接触网汇流排之间。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控制装置位于汇流排重叠区域,其中,所述外部撞块、组合模块通过焊接、栓接方式分别固定安装在移动式接触网汇流排、过渡分段绝缘装置两侧汇流排的末端。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式接触网安全联锁装置,所述移动式接触网摆出到位工作时,所述外部撞块紧靠所述组合模块,并位于所述组合模块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