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4336.2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占水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4H3/002;D04H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45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硅酸铝 针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保温材料方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硅酸铝针刺毡仅具有保温防火功能,但是不防水,遇水会严重降底保温效果,还会变成废品,因为硅酸铝针刺毡的吸水率最高达85%以上。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275885U公开一种阻燃复合针刺毡,包括基布、硅酸铝针刺毡和纤维层,所述硅酸铝针刺毡和所述纤维层分别位于所述基布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纤维层为由硅酸铝纤维和玻璃纤维相互缠结形成的纤网。本实用新型中在基布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硅酸铝针刺毡和纤维层,利用硅酸铝的高阻燃性,提高针刺毡整体的抗阻燃性,同时,纤维层为由硅酸铝纤维和玻璃纤维相互缠结形成的纤网,硅酸铝针刺毡为硅酸铝纤维通过针刺形成的针刺毡,确保该复合针刺毡的过滤效果不受影响。其弊端是,该针刺毡虽具有阻燃性,但保温性能差,因硅酸铝针刺毡的吸水率最高达85%以上,遇水后易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由防水剂和硅酸铝针刺毡作为原材料,硅酸铝针刺毡在制作时是将焦泡石投入电炉或气炉内,溶化成液体,然后流入离心机内进行离心甩丝,即成硅酸铝纤维,再通过高压气泵的气流将硅酸铝纤维均匀送入输送链网,用排针反复刺,将上层的硅酸铝纤维与中层的硅酸铝纤维和最底层的硅酸铝纤维混合均匀压实,高温定型后,经切割即成硅酸铝针刺毡,其特征在于,防水剂由30%-40%的翔基硅油乳液、40%-60%的含氢硅油乳液、10%-20%的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和5-8倍的水组成。
防水剂由35%的翔基硅油乳液、50%的含氢硅油乳液、15%的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和6倍的水组成。
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的制备方法1:将35%的翔基硅油乳液、50%的含氢硅油乳液、15%的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6倍的水,然后将硅酸铝针刺毡放入容器内浸透,浸透后,将硅酸铝针刺毡放入离心机内,进行离心甩干去除80%的水份,最后用烘干炉进行170度高温烘干即可。
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的制备方法2:将硅酸铝针刺毡放入高温密封炉内,滴入由35%的翔基硅油乳液、50%的含氢硅油乳液和15%的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均匀混合的防水剂,进行170度到300度约15分钟的高温烘焙,在高温下,使液体变成气体挥发,开启密封炉,取出防水硅酸铝针刺毡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渗漏,不扩散,保温效果好,表面形成水滴荷叶不沾水的效果,提高了硅酸铝针刺毡的拉强度和柔软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由防水剂和硅酸铝针刺毡作为原材料,硅酸铝针刺毡的生产过程及制造方法是:将焦泡石投入电炉或气炉内,溶化成液体,然后流入离心机内进行离心甩丝,即成硅酸铝纤维,再通过高压气泵的气流将硅酸铝纤维均匀送入输送链网,用排针反复刺,将上层的硅酸铝纤维与中层的硅酸铝纤维和最底层的硅酸铝纤维混合均匀压实,高温定型后,经切割即成硅酸铝针刺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由翔基硅油乳液、含氢硅油乳液、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和水组成。
防水剂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一般配比:
翔基硅油乳液30%-40%;含氢硅油乳液40%-60%;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10%-20%;5-8倍的水。
优选配比:
翔基硅油乳液35%;含氢硅油乳液50%;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15%;6倍的水。
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的制备方法1:将35%的翔基硅油乳液、50%的含氢硅油乳液、15%的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6倍的水,然后将硅酸铝针刺毡放入容器内浸透,浸透后,将硅酸铝针刺毡放入离心机内,进行离心甩干去除80%的水份,最后用烘干炉进行170度高温烘干即可。
一种防水硅酸铝针刺毡的制备方法2:将硅酸铝针刺毡放入高温密封炉内,滴入由35%的翔基硅油乳液、50%的含氢硅油乳液和15%的聚甲基三氧乙基硅烷均匀混合的防水剂,进行170度到300度约15分钟的高温烘焙,在高温下,使液体变成气体挥发,开启密封炉,取出防水硅酸铝针刺毡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占水,未经李占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4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