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4580.9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钱进;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27/00;B24B41/02;B24B55/06;B24B41/06;B24B55/00;B24B47/12;B24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世界汽车工业正向着轻量、高速、安全、节能、舒适与环境污染轻的方向发展,因此铝合金零部件在汽车中的用量日益增多。轮毂作为汽车行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也是一种要求较高的保安件,它不仅承载汽车的重量,同时也体现着汽车的外观造型。在过去的10年,全球汽车轮毂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7.6%,而汽车轮毂的表面光洁度也直接影响汽车轮胎的气密封,与整个汽车的安全性能息息相关。
不锈钢轮毂需要经过多次抛光才能获得满足要求的表面光洁度,现在大多数汽车轮毂表面的光饰都是靠人工手工抛磨,效率低而且粉尘很多,造成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浪费时间和人力,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粉尘对人身体健康有害,另外人工抛光难以抛光均匀,会造成抛光质量缺陷或者表面效果不一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可作业多个轮毂、自动化程度高的汽车轮毂抛光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所述汽车轮毂抛光机包括设置有轮毂放置架的第一机体和设置有多个抛光机的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转动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抛光机包括与第二机体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伸缩缸,伸缩缸的前端通过转动球连接抛光环片;所述抛光环片的外部附着一层磨砂层。
优选的,所述轮毂放置架包括由电机带动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可供轮毂中心孔插入的放置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密封面上均设置一层橡胶密封层。
优选的,所述汽车轮毂抛光机还可外接调压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机体的外部设置可检测其内部气压与湿度的压力计与湿度计,并分别与调压装置和冷却装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放置杆上设置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层由软质聚氯乙烯挤塑成型,中间设置磁条密封。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设置轮毂放置架和抛光机,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间闭合后通过橡胶密封层的密封,可以形成密闭空间。这样在抛光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内部湿度来吸收抛光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另外通过在轮毂放置架上设置多个放置杆,在放置杆的对应位置设置抛光机,这样就可以通过转动盘的转动,配合数控编程的使用,可以实现整个装置一次作业多个轮毂,也可以通过编程进行作业编程,实现不同工序的连续作业,从而适应结构复杂的汽车轮毂的抛光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中第二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中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汽车轮毂、2.第一机体、3.第二机体、4.轮毂放置架、5.抛光机、6.转动杆、7.橡胶密封层、8.压力计、9.湿度计、41.电机、42.转动盘、43.放置杆、51.底座、52.伸缩缸、53.转动球、54.抛光环片、55.磨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所述汽车轮毂抛光机包括设置有轮毂放置架4的第一机体2和设置有多个抛光机5的第二机体3;所述第一机体2与第二机体3通过转动杆6可转动连接;所述抛光机5包括与第二机体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的底座51,所述底座51上设置伸缩缸52,伸缩缸52的前端通过转动球53连接抛光环片54;所述抛光环片54的外部附着一层磨砂层5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轮毂放置架4包括由电机41带动的转动盘42,所述转动盘42上设置可供轮毂中心孔插入的放置杆43,所述放置杆43上设置橡胶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机体2与第二机体3密封面上均设置一层橡胶密封层7。所述橡胶密封层7由软质聚氯乙烯挤塑成型,中间设置磁条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轮毂抛光机还可外接调压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机体3的外部设置可检测其内部气压与湿度的压力计8与湿度计9,并分别与调压装置和冷却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4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