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成品检测功能的自动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4730.6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8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鸿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G01D21/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组装机 传送带 安装座 安装横板 成品检测 出料口 焊接 固定竖板 组装 顶部表面 经济实用 水平焊接 推杆电机 自动检测 原有的 输出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成品检测功能的自动组装机,包括安装座和焊接在安装座顶部一侧的自动组装机主体,所述自动组装机主体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自动组装机主体的一侧水平焊接有位于出料口上方的安装横板,且安装横板的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的内部,且传送带位于安装座的上方,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表面放置有组装成品,所述安装横板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底部焊接在安装座顶部的固定竖板,两个固定竖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推杆电机。本发明经济实用,自动组装机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成品检测的功能,可以对自动组装机主体所输出的组装成品进行自动检测,便于用户进行更好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组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成品检测功能的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组装机是一种用于对产品进行组装的设备,组装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且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组装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组装机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组装机在逐渐的被自动组装机所替代,现有的自动组装机上不具备成品检测的功能,进而无法满足用户的更高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备成品检测功能的自动组装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成品检测功能的自动组装机,包括安装座和焊接在安装座顶部一侧的自动组装机主体,所述自动组装机主体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自动组装机主体的一侧水平焊接有位于出料口上方的安装横板,且安装横板的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的内部,且传送带位于安装座的上方,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表面放置有组装成品,所述安装横板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底部焊接在安装座顶部的固定竖板,两个固定竖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推杆电机,且每个第一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夹板,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组装成品对应的一侧相接触,位于安装横板底部一侧的固定竖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红外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一推杆电机的上方,所述安装横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推杆电机,且第二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固定有位于安装横板下方的检测装置,且检测装置底部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头卡装在位于检测装置下方的组装成品上对应的插口内,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上分别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在U型架和安装横板上,所述安装横板上还放置有位于U型架一侧的信息处理设备,且信息处理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内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且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螺杆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部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为计算机,且信息处理设备的数据输入端和检测装置的数据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横板的顶部开设有位置与U型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侧壁和U型架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信号输入端和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同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同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的控制端和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入端,且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同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同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推杆电机的控制端和第二延时模块的输入端,且第二延时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推杆电机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模块用于对输出端所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延时模块进行同步操作,所述第二同步模块用于第一推杆电机和第二延时模块进行同步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和第二延时模块均用于延时作用,且第一延时模块和第二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间均为五到十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鸿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鸿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4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