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5222.X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卿;曾洋;王丽花;杨康;丁洪;杜凌霄;谢亮;柴慧平;姚绮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偏光片和防护盖板;多个指纹识别单元,位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防护盖板一侧;菲涅耳棱镜,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防护盖板一侧;指纹识别光源,位于所述菲涅耳棱镜远离所述防护盖板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平行光;所述菲涅耳棱镜具有与所述偏光片平行的底面,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平行光垂直于所述菲涅耳棱镜的入光面入射;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的入射方向与所述偏光片所在平面的法线形成入射面,所述入射面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所在方向垂直或平行。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指纹识别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指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与身俱来的,是独一无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单元,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
指纹由位于指端皮肤表面的一系列脊和谷组成,由于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脊和谷反射的光线强度不同,使得由在脊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和在谷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转换成的电流/电压信号大小不同,然后根据电流/电压信号大小可以进行指纹识别。一般来说,在脊的位置处除了发生反射外,还会发生散射以及折射,导致在脊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的强度小于在谷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的强度,但是无论是在脊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的强度还是在谷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的强度都是比较小的,这就为指纹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影响指纹识别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的精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偏光片和防护盖板;
多个指纹识别单元,位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防护盖板一侧;
菲涅耳棱镜,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防护盖板一侧;
指纹识别光源,位于所述菲涅耳棱镜远离所述防护盖板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平行光;
所述菲涅耳棱镜具有与所述偏光片平行的底面,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平行光垂直于所述菲涅耳棱镜的入光面入射;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的入射方向与所述偏光片所在平面的法线形成入射面,所述入射面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所在方向垂直或平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偏光片、防护盖板、多个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光源以及菲涅耳棱镜,指纹识别光源可以发出平行光,能够避免不同触摸位置处的反射光线被同一个指纹识别单元接收造成的串扰,菲涅耳棱镜具有与偏光片平行的底面,因此从菲涅耳棱镜的底面到偏光片以及防护盖板之间的显示面板结构可以看作是平行平板,光线在平行平板中的传播符合光的折射定律且在同一个平面内。通常情况下,一束线偏振光经过反射后变为一束椭圆偏振光,而椭圆偏振光经过偏光片后光强会减弱,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平行光垂直于菲涅耳棱镜的入光面入射,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的入射方向与偏光片所在平面的法线形成入射面,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经过偏光片后偏振状态变为线偏振,入射面与偏光片的吸收轴所在方向垂直或平行,此时,线偏振光经过防护盖板的反射后的偏振状态为线偏振,因此可以无损地通过偏光片到达指纹识别单元,消除了偏光片对指纹反射光(指纹信号)的减弱效应,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线在平行平板中传播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5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