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6500.3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1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詹博瀚;薛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46 | 代理人: | 胡林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制冷 制热 设备 监测 控制 参数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生成模块、监测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配置生成制冷或制热工艺模型;
所述监测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制冷或制热工艺模型生成监测或控制参数;或者用于根据制冷或制热工艺模型生成监测或控制参数后,将监测或控制参数进行转换和计算生成监测或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或控制级别选择模块,该监测或控制级别选择模块用于用户选择监测或控制级别,并根据用户选择的监测或控制级别生成监测或控制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或控制参数手动调整模块,该监测或控制参数手动调整模块用于用户手动调整监测或控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生成模块包括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模块、蒸发系统主模块、压缩系统主模块和冷凝系统主模块,
所述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模块用于用户配置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的数量;
所述蒸发系统主模块用于用户配置每个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的蒸发系统的数量和每个蒸发系统的参数;
所述压缩系统主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的压缩系统的数量和每个压缩系统的参数;
所述冷凝系统主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的冷凝系统的数量和每个冷凝系统的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包括一元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和多元制冷或制热循环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系统主模块包括供液配置子模块、载冷配置子模块、冷间配置子模块和蒸发器配置子模块;所述供液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蒸发系统的供液参数,所述载冷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蒸发系统的载冷参数;所述冷间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蒸发系统的冷间参数;所述蒸发器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蒸发系统的蒸发器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系统主模块包括压缩机配置子模块、经济器配置子模块、油冷却配置子模块和气液分离配置子模块;所述压缩机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压缩系统的压缩机参数;所述经济器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压缩系统的经济器参数;所述油冷却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压缩系统的油冷却参数;所述气液分离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压缩系统的气液分离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主模块包括冷凝器配置子模块和储液罐配置子模块;所述冷凝器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冷凝系统的冷凝参数;所述储液罐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每个冷凝系统的储液参数。
9.一种生成制冷或制热设备监测或控制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户通过模型生成模块生成制冷或制热工艺模型
1.1,配置制冷循环单元数量
用户通过制冷循环单元模块配置制冷循环单元数量;
1.2,配置每个制冷循环单元的蒸发系统、压缩系统和冷凝系统的数量
用户通过蒸发系统主模块配置每个制冷循环单元的蒸发系统数量,通过压缩系统主模块配置每个制冷循环单元的压缩系统数量,通过冷凝系统主模块配置每个制冷循环单元的冷凝系统数量;
1.3,对每个蒸发系统、压缩系统和冷凝系统的参数进行配置;
1.4,模型生成模块根据用户的上述配置生成制冷或制热工艺模型;
步骤2,监测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监测或控制参数、监测或控制指令
监测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根据制冷或制热工艺模型生成监测或控制参数,并将监测或控制参数保存在数据库中,或者在生成监测或控制参数后,进行转换和计算生成监测或控制指令,并保存于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65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冻冷却系统及防冻冷却控制方法
- 下一篇:起吊式水产品液氮冻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