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注射薄型入胶多穴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7660.X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亿达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2;B29C45/14;B29L3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注射 薄型入胶多穴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配件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垫的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垫,产品特点:尺寸大,用橡胶少且周长较长,外围为铝质金属,内侧用橡胶包裹。产品在设计中要保证橡胶要包裹到位,而且铝质金属件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变形,橡胶不能外溢。由于产品特点的特殊性,在模具的设计及模穴方面需做多方面的考量,做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传统的模具局限做三板两模穴,产品容易泄胶、变形、粘合不牢,正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的橡胶注射薄型入胶多穴模具。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橡胶注射薄型入胶多穴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中模一、中模二、下模和脱膜板的模具主体,模具主体采用薄形周边进胶的注射方式,设置有多条分流道,在每条分流道到模具主体的入胶口的前端设置挡胶口,使胶料向两边自然分流通过,经薄形入胶口进入到模具主体的型腔,避开分流道里的胶料对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垫的金属件的直接冲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每条分流道设置有调节螺丝,以确保胶料流动均匀,根椐胶料的流动状态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上模、中模一之间设置型腔一,中模二、下模之间设置型腔二,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解决金属件较薄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模具设计为五板四模穴结构,采用薄形周边进胶的注射方式,解决了胶料流程远,橡胶不会外溢到金属表面,减少橡胶对金属件的直接冲击,解决了变形现象;并且产品硫化成型后达到手动撕边成型,对产品外观没有影响,在这前提下,模具设计多模穴时,因橡胶射程较远流动压力会较大,所以每条分流道到入胶口的前端设置的挡胶口,使胶料向两边自然分流通过,经薄形入胶口进入到型腔,避开分流道里的胶料对金属件的直接冲击,多模穴模具因射程长,为确保胶料流动均匀,每条分流道设置了调节螺丝,根椐胶料的流动状态进行调节。为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解决金属件较薄的特点,每层型腔都设置的脱模板脱模取产品,因此模具设计为五板四模穴结构,跟生产机台相互配合,整个生产过程实现自动,产品外观无泄胶、无变形、粘合牢固,正品率达到了99%,生产效率比现有技术提升了60%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模板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铝质金属骨架 2、橡胶包裹层 3、上模 4、中模一 5、中模二 6、下模 7、脱膜板 8、分流道 9、型腔一 10、型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橡胶注射薄型入胶多穴模具,是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垫,发动机油底壳垫在结构上包括铝质金属骨架1和橡胶包裹层2。模具它包括由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3、中模一4、中模二5、下模6和脱膜板7的模具主体,模具主体采用薄形周边进胶的注射方式,设置有多条分流道8,在每条分流道到模具主体的入胶口的前端设置挡胶口,使胶料向两边自然分流通过,经薄形入胶口进入到模具主体的型腔,避开分流道里的胶料对金属件的直接冲击。每条分流道设置有调节螺丝,以确保胶料流动均匀,根椐胶料的流动状态进行调节。上模、中模一之间设置型腔一9,中模二、下模之间设置型腔二10,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解决金属件较薄的特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模具设计为五板四模穴结构,采用薄形周边进胶的注射方式,解决了胶料流程远,橡胶不会外溢到金属表面,减少橡胶对金属件的直接冲击,解决了变形现象;并且产品硫化成型后达到手动撕边成型,对产品外观没有影响,在这前提下,模具设计多模穴时,因橡胶射程较远流动压力会较大,所以每条分流道到入胶口的前端设置的挡胶口,使胶料向两边自然分流通过,经薄形入胶口进入到型腔,避开分流道里的胶料对金属件的直接冲击,多模穴模具因射程长,为确保胶料流动均匀,每条分流道设置了调节螺丝,根椐胶料的流动状态进行调节。为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解决金属件较薄的特点,每层型腔都设置的脱模板脱模取产品,因此模具设计为五板四模穴结构,跟生产机台相互配合,整个生产过程实现自动,产品外观无泄胶、无变形、粘合牢固,正品率达到了99%,生产效率比现有技术提升了60%的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亿达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亿达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7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 下一篇:一种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