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8940.2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陶春生;郑宇柯;王明刚;李弘川;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弘川;李海洋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滕诣迪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弓根螺钉 空心棒 顶丝 固定结构 面面接触 长度方向设置 人体生理结构 医疗器械技术 肌体组织 挤压过程 螺纹连接 手术效率 一次性 穿设 导丝 导引 导针 钉座 通孔 预弯 串联 挤压 平衡 伤害 成功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结构,其包括多个椎弓根螺钉,每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上均设有凹槽,各凹槽中均螺纹连接有顶丝,各椎弓根螺钉通过位于凹槽内的空心棒串联成一体,并且空心棒被顶丝挤压于凹槽中,空心棒根据人体生理结构预弯,其与顶丝接触为面面接触,同时空心部分为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因为棒与顶丝完全面面接触,在挤压过程中可以保持力的平衡,防止爆丝问题,同时可通过导丝或导针进行导引空心棒,避免空心棒穿错漏穿椎弓根螺钉,一次性穿设成功,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对肌体组织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脊柱创伤、滑脱、退行性疾病和其他单段或多段骨折后椎体不稳,多采用脊柱固定器固定。现在市面上的固定器品种较多,但大部分都通过椎弓根螺钉、椎弓根万向螺钉、连接棒等其他相应部件组成。目前连接棒均为园棒预弯,棒与顶丝接触为线线接触,在手术挤压操作中无法保持挤压力垂直于接触点,造成力不平衡,进而致使顶丝爆丝。同时医生是采用盲穿方法将连接棒穿设在多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中,而连接棒和钉座的间隙较小,容易穿错漏穿,从而造成反复地多次穿插,易造成肌体组织的损坏,且影响手术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通过导丝或导针进行导引空心棒,避免空心棒穿错漏穿椎弓根螺钉,一次性穿设成功,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对肌体组织的伤害的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结构,其包括多个椎弓根螺钉,每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上均设有凹槽,各凹槽中均螺纹连接有顶丝,各椎弓根螺钉通过位于凹槽内的空心棒串联成一体,并且空心棒被顶丝顶压于凹槽中,空心棒的空心部分为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
在各个椎弓根螺钉从椎弓根定入至椎体前缘后,将较细的导丝或导针经皮依次穿入至各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的凹槽中,接着,可将空心棒的通孔套设导丝或导针上,并沿导丝或导针进行盲穿至各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中,从而实现各个椎弓根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导丝或导针较细便于盲穿至各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的凹槽中,而空心棒可顺利地沿导丝或导针进行穿设至凹槽中。当空心棒的边缘碰至凹槽的槽壁外时,可适当调整导丝或导针在凹槽中的位置,从而将空心棒顺利穿入至凹槽中,实现各个椎弓根螺钉进行连接固定。本发明可通过导丝或导针进行导引空心棒,避免空心棒穿错漏穿椎弓根螺钉,一次性穿设成功,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对肌体组织的伤害。
具体地,凹槽呈U型,空心棒的截面呈拱门型,且与凹槽相匹配。空心棒和凹槽在U型区域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摩擦力,施力控制效果好,顶丝旋紧时不易发生偏载,从而避免了顶丝和椎弓根螺钉螺纹产生破坏的现象,防止爆丝,避免植入物失效。
进一步地,空心棒与顶丝接触的一面为平面,接触面更大,顶压效果好。
进一步地,空心棒面向于凹槽槽底的配合面为弓弧形曲面,并与相邻的两个脊椎骨之间的弯曲弧度相匹配,椎弓根螺钉分布于弓弧形曲面的两端。弓弧形曲面与相邻的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骨骼区域完美贴合,利于术后康复。
本发明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通过导丝或导针进行导引空心棒,避免空心棒穿错漏穿椎弓根螺钉,一次性穿设成功,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对肌体组织的伤害;
2.空心棒和凹槽在U型区域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摩擦力,施力控制效果好,顶丝旋紧时不易发生偏载,从而避免了顶丝和椎弓根螺钉螺纹产生破坏的现象,防止爆丝,避免植入物失效;
3.弓弧形曲面与相邻的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骨骼区域完美贴合,利于术后康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弘川;李海洋,未经李弘川;李海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8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距骨颈骨折距骨颈万向锁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股骨髓内固定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