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钵体的穴盘苗顶出取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9236.9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立;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穴盘苗顶出取苗 装置 | ||
1.一种保护钵体的穴盘苗顶出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2)、底座(4)、护钵座(5)和取苗铲(6);所述的压板(2)包括手柄(21)、横梁(22)和外边框(23);所述的底座(4)包括定位销(41)、顶销(42)和底板(43);所述的底板(43)包括安装孔(431)、定位销孔(432)和顶销孔(433),底座(4)通过安装孔(431)固定在半自动移栽机的取苗平台上,定位销(41)通过定位销孔(432)固定连接在底板(43)上;所述的顶销(42)通过顶销孔(433)固定连接在底板(43)上,顶销(42)上部为球形,通过卡扣式设计与护钵座(5)下部定位柱(53)的球形内腔配合;所述的护钵座(5)的上部为支撑角(51),中间为托板(52),下部为定位柱(53),支撑角(51)和定位柱(53)通过托板(52)联接为一体形成护钵座(5);所述的取苗铲(6)为梳齿形,便于穴盘苗的快速取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钵体的穴盘苗顶出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销(42)上部为球头,球头与护钵座(5)下部定位柱(53)球形内腔是卡扣式过渡配合设计,便于护钵座(5)下部定位柱(53)的球形内腔顺利卡住,并使顶出的穴盘苗(1)保持直立而不歪斜倾倒,便于取苗铲(6)顺利快速取苗;同时取完穴盘苗(1)、退出穴盘(3)时,卡扣式过渡配合的球头与球形内腔在较小退盘力的作用下能够顺利快速脱离,便于下一盘穴盘苗的快速安装,即进入下一穴盘苗取苗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钵体的穴盘苗顶出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钵座(5)的上部为支撑角(51),支撑角的长度为8-15mm、数量为三个或四个,支撑角均匀分布在托板(52)四周的边缘位置;护钵座(5)的下部为定位柱(53),定位柱(53)内部为球形内腔且竖直开槽,球形内腔与顶销(42)的球头是卡扣式过渡配合设计,便于护钵座(5)定位柱球形内腔与顶销(42)的球头顺利快速卡入与脱出;护钵座(5)中间为托板(52),托板(52)直径大于穴盘(3)的穴盘孔,以便取完穴盘苗(1)后,拿走空穴盘(3)时将护钵座(5)留于空穴盘(3)内,所述托板(52)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其形心位于定位柱(53)的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钵体的穴盘苗顶出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钵座(5)下部定位柱(53)球形内腔与顶销(42)球头是卡扣式过渡配合设计,在较小作用力作用下,顶销(42)上部的球头能快速顺利卡入与脱出定位柱(53)的球形内腔,以使穴盘苗(1)顶出时保持直立、易于取走且不伤穴盘苗(1)的钵体(12)和根系;球头与球形内腔的脱出力应大于穴盘苗钵体(12)与护钵座(5)的粘结力,用取苗铲(6)向上取出穴盘苗(1)时,穴盘苗(1)与护钵座(5)分离、但护钵座(5)的定位柱(53)球形内腔仍卡扣于顶销(42)的球头上;育苗前将护钵座支撑角(51)竖直朝上置于穴盘(3)的穴盘孔中,育苗期护钵座(5)的支撑角(51)与穴盘苗(1)的钵体(12)融为一体,保证穴盘苗(1)顶出时直立而不歪斜倾倒,便于取苗铲(6)顺利快速取苗;取苗后退出穴盘(3)时,由于护钵座(5)中间的托板直径大于穴盘(3)的穴盘孔,因此,在退盘力的作用下,护钵座(5)的定位柱(53)球形内腔与顶销(42)的球头脱离,护钵座(5)就留在穴盘(3)的穴盘孔内,既可供下次育苗使用、便于取苗,又不污染土壤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钵体的穴盘苗顶出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21)成对使用,以方便操作;所述压板(2)的横梁(22)和外边框(23)的厚度一样,所有的横梁(22)长度相等,且横梁(22)的宽度小于穴盘(3)的纵向穴间隔(31)的宽度,保证对压板(2)施加向下压力时,穴盘(3)受力均匀,且避免穴盘苗(1)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2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枕头(3)
- 下一篇:颈枕(MORLEX‑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