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故障的等效长度自动归算及故障点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9281.4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2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洪旺松;王晓东;徐新雄;马国强;陈桐;张俊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故障 等效 长度 自动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故障的等效长度自动归算及故障点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1,进行PMS电缆数据的直接读取;步骤S2,根据电缆型号判断导体材质以确定电阻率,同时读取电缆各段的长度和截面积;选定基准电阻率和基准截面积;步骤S3,将各段电缆的长度进行同一电阻率和截面积下的等效归算,从而得到归算后的电缆总长度;根据电桥法得到电桥系数P1和P2;步骤S4,进行故障点的计算和定位。避免人工计算,使得计算完整、快捷、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故障定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电气元件。随着电力电缆的增多,电缆的故障率也随之增大,行波法和电桥法是电缆故障初测经常采用的两大技术手段,由于各自具备不同优缺点,两种方法都受到电缆抢修人员的青睐。目前市区电缆中,有较多运行时间较久的老电缆,存在多段不同材质和截面积电缆拼接的现象,使用电桥法进行故障点定位时,采用人工手算的方法进行等效长度的归算,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重复性,容易产生一定的错误。据2016年数据统计表明,人工计算的平均时间大约在30-40分钟,一旦故障点无法准确定位,需重新计算、验算,时间便会加倍,严重制约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故障的等效长度自动归算及故障点定位方法,避免人工计算。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故障的等效长度自动归算及故障点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S1,进行PMS(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电缆数据的直接读取;
步骤S2,根据电缆型号判断导体材质以确定电阻率,同时读取电缆各段的长度和截面积;选定基准电阻率和基准截面积;
步骤S3,将各段电缆的长度进行同一电阻率和截面积下的等效归算,从而得到归算后的电缆总长度;根据电桥法得到电桥系数P1和P2;
步骤S4,进行故障点的计算和定位。
在上述的电缆故障的等效长度自动归算及故障点定位方法中,
所述的步骤S1中,PMS电缆数据的直接读取包括电缆数据段信息识别以及电缆数据自动排序。
在上述的电缆故障的等效长度自动归算及故障点定位方法中,
所述的步骤S3中,
通过下列公式进行等效长度的归算:
其中,L1()表示归算后电缆等效长度所在的数组;i表示数组中第几个数据;ρ0表示基准电阻率;S0表示基准截面积;P()表示线芯材质所在的数组;L()表示电缆长度所在的数组;S()表示电缆截面积所在的数组;
求出归算后的电缆总长度LL=sum(L1());
所述的步骤S4中,
通过下列公式计算测试端到故障点的距离LX:
Lx=2L×P1;
Lx=2L×(1-P2);
其中,L表示电缆的长度;P1和P2为电桥平和系数,通过输入软件平台自动智能判断正反接;
根据得到的LX计算出故障点所在的电缆段,并通过下列公式将该段的电缆向实际的长度进行归算,得到L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