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崖壁空腔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9606.9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林;苗冬梅;危鼎;何平;张文丽;李海龙;葛乃剑;谢高华;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B5/48;E04B7/18;E02D29/05;F24F7/00;F24F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崖壁 空腔 通风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形成于建筑构造与崖壁之间的封闭空腔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背景技术
深坑建筑指建造在深坑地形内的建筑,建筑主体依附于深坑的崖壁,通常建筑入口位于坑顶,通过垂直交通到达各层。深坑地形是指天然深坑,采石坑等凹陷地形,周围有崖壁围合。
崖壁的倾斜度通常为接近但小于90度,深坑建筑主体面对崖壁的面则为竖向立面,从而在建筑与崖壁之间形成空腔,且由于深坑的崖壁一般非平面,使得深坑建筑面对崖壁的立面两侧会与崖壁连接,进而使该空腔形成封闭空腔。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封闭空腔内基本不具备通风条件,存在空气流通差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以下问题:
(1)空腔内空气湿度大:其主要原因是山体向外析湿,空气流动较差,随着时间推移,空腔内湿度不断累积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尤其夏季建筑内部需要进行空调供冷,客房走道与空腔接触的一侧立面温度低于空腔内空气温度,一旦立面温度降低至空腔内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内的水蒸气会在立面上凝结成水滴,不但影响视觉效果,而且内幕强骨架构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内也会对其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2)滋生真菌:空腔内难免存在一定量的枯草败叶等,在阴暗潮湿及通风不良环境中会使大量真菌繁殖,形成真菌气溶胶,当空腔内因气温高低差异造成微小空气对流时,将引起孢子飘散,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或定植在体内,引起过敏反应。
(3)氡子体浓度高:深坑崖壁主要由裸露的石材构成,而天然石材中具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该些放射性元素经不断衰变后,会向空气中释放氡气,从而使空腔内的氡浓度不断升高,对人体具有危害神系统、致癌等危险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崖壁空腔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通过采用混合通风技术,一方面在空腔的底部两侧及顶部设置通风口,以利用热压作用形成自然对流通风,另一方面在空腔顶部通风口处设置送风机,以在无法形成热压作用时,通过开启送风机进行机械对流通风,解决了现有深坑建筑的崖壁空腔不具备通风条件,存在空气流通差的技术问题,实现改善空腔内空气品质,避免空腔内空气品质恶劣影响建筑使用及内部人员健康之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崖壁空腔通风系统,所述空腔形成于深坑建筑的立面与崖壁之间,所述立面与所述崖壁之间两侧具有二侧壁连接;其中,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顶部通风构造,设于所述空腔顶部,所述顶部通风构造形成有顶部通风口,所述空腔的内部与外部通过所述顶部通风口连通;底部通风构造,设于所述空腔底部,所述底部通风构造于所述二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底部通风口;风机装置,对应所述顶部通风口固设于所述空腔顶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空腔顶部设有钢梁及楼板;所述楼板设于所述钢梁上,且所述楼板开设有开口;所述顶部通风构造以其顶部通风口与所述开口连通地设于所述楼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通风构造包括安装座、百叶风口结构及顶盖结构,所述安装座是围设于所述顶部通风口周围的中空基座结构,所述百叶风口结构竖立固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顶盖结构盖设于所述百叶风口结构顶部,令所述安装座、百叶风口结构及所述顶盖结构共同围设形成所述顶部通风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百叶风口结构包括设于外层的石材百叶及设于内层的防雨百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通风构造还包括格栅盖板对应固设于所述楼板的开口上;所述格栅盖板中间形成有组装口;所述风机装置的底端设于所述钢梁上,所述风机装置的顶端穿置固定于所述组装口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装置包括基座、轴流风机及风管接头,所述基座设于所述钢梁上;所述轴流风机底部固设于所述基座上,顶端与所述风管接头连接,所述风管接头穿入固设于所述顶部通风构造的顶部通风口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装置的轴流风机与所述风管接头之间还设有阻抗型消声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装置的基座与所述钢梁之间设有弹簧减振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通风构造包括两组百叶风口结构分别设于所述二侧壁底部,所述底部通风构造通过所述百叶风口结构于所述二侧壁上分别形成所述底部通风口。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崖壁空腔通风方法,所述空腔形成于深坑建筑的立面与崖壁之间;所述通风方法的步骤包括:
在空腔顶部形成顶部通风口;
将风机装置对应所述顶部通风口安装于空腔顶部;
在空腔底部的相对两侧形成底部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