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取物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1977.0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2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辰龙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 机械手模块 避障模块 循迹 单片机处理器 取物 抓取 反应速度快 人本发明 智能 灵活度 机器人 搜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取物机器人,它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LCD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机械手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及第四电源模块;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LCD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机械手模块和第一电源模块相连接;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相连接,第三电源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相连接,第四电源模块与机械手模块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对待取物体进行自主搜索、快速有效的识别并精确抓取,反应速度快、灵活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取物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智能化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许多生产流水线使用智能化机器人来完成生产任务,这些任务往往是人力难以胜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取物机器人,它能够对待取物体进行自主搜索、快速有效的识别并精确抓取,反应速度快、灵活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取物机器人,它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LCD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机械手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及第四电源模块;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LCD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机械手模块和第一电源模块相连接;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相连接,第三电源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相连接,第四电源模块与机械手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3.3V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为5V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为7.2V电源模块,第四电源模块为6V电源模块。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处理器芯片为KL26P121M48SF4RM。
进一步,所述光电循迹模块及光电避障模块由运算放大器,红外二极管构成。
进一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光耦HCPL2630和半桥BTN7971。
进一步,所述LCD显示模块型号为ST7735S。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能够对待取物体进行自主搜索、快速有效的识别并精确抓取,反应速度快、灵活度高;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强、感知范围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取物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如下: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智能取物机器人,它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LCD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机械手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及第四电源模块;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LCD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机械手模块和第一电源模块相连接;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光电循迹模块、光电避障模块相连接,第三电源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相连接,第四电源模块与机械手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3.3V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为5V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为7.2V电源模块,第四电源模块为6V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处理器芯片为KL26P121M48SF4RM。所述光电循迹模块及光电避障模块由运算放大器,红外二极管构成。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光耦HCPL2630和半桥BTN7971。所述LCD显示模块型号为ST7735S。
本发明机器人能够对待取物体进行自主搜索、快速有效的识别并精确抓取,反应速度快、灵活度高;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强、感知范围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发明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辰龙,未经李辰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1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