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1982.1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钞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世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H04N21/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穿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产品日新月异,一些新型智能穿戴式设备层出不穷,正逐步代替亦或颠覆智能手机成为人们贴切的工作、生活用品。借助物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可穿戴设备必将继续扩大其市场认可度,提高普及率,并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然而如何满足用户个人喜好、产品美观、种类多样性、功能齐全亦或可取代手机的穿戴设备在业内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市面上可穿戴设备或多或少存在弊端,例如:头盔式VR眼镜不止体积庞大、而且伸出很长、外形美观程度难以让人接受且有出行上街的限制等等;2:太阳能充电背包体积重量过于偏大;3:谷歌眼镜外观突兀、价格昂贵、功能不够全面,不能实现广泛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可穿戴系统。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穿戴系统,包括智能眼镜和移动终端;
所述智能眼镜包括镜片、眼镜架、缆线、电路板和成像装置,所述镜片、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眼镜架内,所述缆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缆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眼镜架,所述缆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触控屏、光感键盘屏、按键模块、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匹配,用于通过所述缆线将所述移动终端输出的图像信息、音频信息和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智能眼镜,以及接收所述智能眼镜输出的信息。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显示器、透镜组件,所述显示器位于人眼正常视角区域范围偏下方的位置,所述透镜组件用于在人眼的前方形成能够显示所述显示器上内容的像屏。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凸透镜、分光片和凹透镜;
所述分光片具有入光面、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显示器平行,所述反射面与所述显示器的夹角为45度,所述出光面与所述显示器垂直;
所述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出光面的外部,所述凹透镜设置在所述反射面的外部,所述凸透镜和所述凹透镜的焦距的长度相等、方向相反。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凹面镜,所述凹面镜渡有半透膜,且所述凹面镜的凹面正对所述显示器。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成像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匹配人的左眼和右眼;
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调节施加电流的频率和波长来调节背景灰度的透屏调节板,所述透屏调节板抵接所述反射面的外表面,或者,所述透屏调节板位于所述分光片和所述凹透镜之间,且所述透屏调节板抵接所述凹透镜,或者,所述透屏调节板抵接所述凹面镜的凸面。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成像装置的数量为一个,匹配人的左眼和右眼中的一个;
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用于通过调节施加电流的频率和波长来调节背景灰度的透屏调节板,所述透屏调节板与左眼和右眼中的另一个匹配,用于部分遮挡另一个眼睛视线的透光度,以调节图像与背景的对比度。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镜片为可换色镜片。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类型为HDMI接口或USB接口。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天线、扬声器孔、麦克风孔和SIM卡插槽。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头组件和闪光灯。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系统,包括智能眼镜和移动终端;智能眼镜包括镜片、眼镜架、缆线、电路板和成像装置,镜片、电路板和成像装置设置在眼镜架内,缆线的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缆线的另一端伸出眼镜架,缆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触控屏、光感键盘屏、按键模块、第二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匹配,用于通过缆线将移动终端输出的图像信息、音频信息和控制指令传输给智能眼镜,以及接收智能眼镜输出的信息。
由此,本发明将传统的头盔式VR眼镜改进为与普通眼镜的体积不会有太大区别的智能眼镜,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成像结构小型化,不仅节省了材料、体积、制作成本,而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把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模块集成到了移动终端上,使得移动终端既具有其自身已有的功能,还可以控制可穿戴系统中的可穿戴设备,不需要再额外制作可穿戴设备的控制盒,不但节省了成本,而且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世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世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1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