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快递收发系统及收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2107.5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生;杨玲;齐新军;蒋安波;宗明魁;胡庆;李俊成;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生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8;H04W4/14;H04W12/02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快递 收发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RFID的快递收发系统及收发方法,涉及RFID通信技术领域,解决快递代理点取快递信息发送不及时以及在众多快件中寻找出收件人的快件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本发明的RFID应用软件模块存储私钥并确定公钥是否与私钥匹配,发送标签验证成功信息;读写单元生成标签信息、私钥和操作密码,传输公钥;电子标签单元存储标签信息,生成并存储公钥;快递信息录入装置录入信息;快递信息发送装置生成通知短信;短信接口发送通知短信;控制中心生成并发送取货短信,开递柜门;收发方法为:接收快件,通知短信生成与发送,信息存储,运输,入柜,生成公钥并存储,生成私钥并存储,取货短信生成与发送,标签验证,开快递柜门。短信发送及时,找出快件的过程较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的购物方式之一,与此同时,人们对快递物流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当前网购的数目密集度的增加,物流的管理、到货速度及准确度变得越发重要。当前快递公司均面临着快递件多、快递工作人员数量少的压力。各快递分发点比较集中,大量快递不是直接由快递人员送货上门,而是在各个小区、街道、村落等快递代理点派发。现有的常规流程为:成批快件被快递代理点拍照签收,各小区、部门单位的保安门卫也充当了重要角色。由于快件量较大,部分代理点无法及时通知客户前来领取,客户明明通过快递查询网站已经知道货物已经到达该区域范围,却迟迟拿不到货物;即使客户在取件现场,面对大量的快件堆积如山,也不易寻找出自己的快递,造成收件人对快递服务不满意,甚至对此次网络购物消费很不满意。
随着科技的进步,RFID系统在快递领域有着快速的发展。现有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RFID应用软件组成。目前国内外的RFID系统安全性方面,读写器操作电子标签时采用操作密码;读写器和RFID应用软件的数据通讯采用加密方式。这种安全机制只建立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或者读写器和RFID应用软件之间,并没有将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快递代理点取快递信息发送不及时以及在众多快件中寻找出收件人的快件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快递收发系统及收发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快递收发系统,该系统配合快递柜进行使用;
所述快递柜用于在快件运送到快递代理点后对快件进行储存,快递柜设置有m行储物空间,每行储物空间包括n个储物室,每个储物室均设置有一个快递柜门;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
该系统包括RFID应用软件模块、读写单元、电子标签单元、控制中心、快递信息录入装置、数据存储模块、快递信息发送装置和短信接口;
RFID应用软件模块,用于存储私钥;用于查询私钥并确定读写单元发送的公钥是否与查询的私钥相匹配,还用于发送标签验证成功信息;
读写单元,用于传输标签信息;用于根据标签信息以及与电子标签单元所对应的快递柜门的编号生成私钥;用于传输公钥;还用于根据标签验证成功信息解密私钥生成操作密码;
电子标签单元,用于存储标签信息;用于根据快递柜储物室的编码生成公钥,并存储公钥;
快递信息录入装置,用于录入快件信息和收件人信息;
快递信息发送装置,用于根据快递信息和收件人信息生成通知短信;
短信接口,用于将通知短信发送至收件人;
控制中心,用于根据快件信息和收件人信息生成标签信息;用于根据快递信息和私钥生成取货短信,并将该取货短信发送至收件人;还用于根据操作密码打开相对应的快递柜门。
一种基于RFID的快递收发系统的收发方法,该收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快件:通过快递信息录入装置录入快递信息和收件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生,未经张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2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QSY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污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