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显示膜以及具有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4018.4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刘庆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全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24;C09J7/20;C09J11/04;G03B21/6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显示 高折射率 无机纳米材料 投射系统 粘贴胶层 离型材料层 白色浑浊 黑色颜料 老化现象 纳米粒子 透明投影 无机纳米 依次层叠 原料配方 胶水 分散剂 固化剂 基材层 透光率 氧化硅 氧化钛 树脂 包覆 雾度 薄膜 透明度 | ||
一种透明显示膜以及具有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材料层、粘贴胶层和基材层;所述透明显示膜的透光率为75%‑90%,雾度为3‑25%,所述粘贴胶层的原料配方包含77%‑99.6%的胶水或/和树脂、0.1%‑6%的高折射率无机纳米材料、1‰‑5‰的无机纳米黑色颜料、0.1%‑6.5%的分散剂和0.1%‑10%的固化剂,其中,所述高折射率无机纳米材料是氧化硅包覆氧化钛所构成的高折射率纳米粒子。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透明投影显示薄膜产生的白色浑浊、透明度低等问题;同时可以减缓透明显示膜由于紫外产生的老化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膜以及具有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在透明状态下能够显示信息或广告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同时,增强显示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这一需求的增长。人们不断地发现,在透明介质上进行成像是未来新型显示的发展方向。
对于投影薄膜或者幕布而言,经常会在薄膜或者幕布上形成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然而这种方式的透明度比较低,不适用于现在的“透明显示”的需求。又有人将粒径在1μm-10μm的金刚石添加到树脂中,将此混合物涂布在透明基材上,形成透明的投影薄膜。或者将大量的粒径较小的黑色染料或者颜料添加入薄膜的原料配方中,进一步地提出了采用防眩膜,形成了扩散层、基材层、背胶层的结构,提高观看投射画面的人的观感。
采用在薄膜或者幕布上形成菲涅尔透镜的结构制作的投影薄膜其透明度较低,而且这种薄膜在使用过程中,菲涅尔透镜的结构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失效,导致最终的成像效果降低,无法长期使用。
采用粒径1μm-10μm的金刚石添加进树脂,后涂布在透明基材上形成的透明投影薄膜,由于金刚石颗粒的粒径在可见光范围内扩散效果较差,容易形成白色浑浊的情况,影响了产品的透明度。
采用黑色染料或者颜料添加入薄膜,并制成扩散层、基材层、背胶层等结构的投影薄膜,会因为防眩层和大量的黑色染料或颜料的加入,严重影响到薄膜的透光率。并且,这种薄膜的生产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型的透明显示膜以及具有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膜以及具有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明显示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材料层、用于投影显示的粘贴胶层和基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膜的透光率为75%-90%,雾度为3-25%,所述粘贴胶层的原料配方包含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其中,所述高折射率无机纳米材料是氧化硅包覆氧化钛所构成的高折射率纳米粒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粘贴胶层的原料配方中还含有0-100倍胶水或树脂重量的有机溶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无机纳米黑色颜料选自炭黑、骨黑、铁黑,粒径为25nm-700n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高折射率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nm-700nm,Si/Ti原子数之比为1/4-1/2,折射率为1.7-2.3。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玻璃。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胶水选自丙烯酸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有机硅胶粘剂;所述树脂选用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苯、100#溶剂油、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乙酯、乙醇、乙二醇乙醚、环己烷。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化剂为紫外线固化剂或者热固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全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全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