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图像的三维融合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5657.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范新娟;邱建平;孟晓春;罗倩欣;刘占振;蔡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T7/00;G06T7/33;G06T11/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陈金普 |
地址: | 510655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图像 三维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图像的三维融合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已经成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或指定手术计划的一种常规的辅助手段。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学上常用的医学影像,能较清晰地显示股和软组织的轮廓。然而传统的CT图像都是二维图像,单张二维图像蕴含的信息是有限的,不利于医学诊断。
图像融合是指将不同成像设备或同一成像设备不同时间获得的多幅图像综合成一副图像的图像处理技术。这些图像经过必要的变换处理,使他们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达成匹配,叠加后获得互补信息,增加信息量。
现有图像融合常常是利用一些相关算法将不同的二维影像图像(如二维CT图像和二维MRI图像)或不同时期的二维影像图像(如将同一个病人不同时期的二维CT图像)进行融合,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然而,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对二维CT图像融合,融合后CT图像还是二维图像,而二维图像的所蕴含的信息比较少,且并不直观,不利于医学诊断。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二维CT融合方法融合的二维图像的信息量少,不利于医学诊断的问题,提供一种CT图像的三维融合方法和系统。
一种CT图像的三维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CT图像的三维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期的二维CT图像;
选取所述多期的二维CT图像中中任意一期的二维CT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期的二维CT图像为待配准图像;
提取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为血管中心线点集;
利用迭代就近点算法对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和所述待配准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
在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与所述待配准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成功时,对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进行融合,建立三维CT图像。
一种CT图像的三维融合系统,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期的二维CT图像;
参考图像选取模块,用于选取所述多期的二维CT图像中任意一期的二维CT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期的二维CT图像为待配准图像;
特征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为血管中心线点集;
点集配准模块,用于利用迭代就近点算法对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和所述待配准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
图像构建模块,用于在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与所述所述待配准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成功时,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建立三维CT图像。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的步骤:
获取多期的二维CT图像;
选取所述多期的二维CT图像中任意一期的二维CT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期的二维CT图像为待配准图像;
提取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为血管中心线点集;
利用迭代就近点算法对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和所述待配准图像 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
在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与所述所述待配准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成功时,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建立三维CT图像。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的步骤:
获取多期的二维CT图像;
选取所述多期的二维CT图像中任意一期的二维CT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期的二维CT图像为待配准图像;
提取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为血管中心线点集;
利用迭代就近点算法对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和所述待配准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
在所述参考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与所述所述待配准图像的血管中心线点集进行点集配准成功时,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和所述待配准图像建立三维CT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5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