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6019.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6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江莉龙;米金星;曹彦宁;马永德;鲍晓军;林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23/887;C10G47/12;C10G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载体 100份
助剂 1-3份
活性成分 7~15份
所述载体为稀土元素掺杂的类水滑石经焙烧后的复合氧化物,所述载体的通式为MxAl1-yAy-LDO;所述载体中稀土元素的掺杂量为1~5wt%;
其中,M为Mg和/或Zn;A为La、Ce、Sm或Y中的至少一种;NM:NAl+A=1:1~6:1,且0<x,0<y≤0.15;LDO代表金属氧化物;
所述助剂为CoO和/或NiO;所述活性成分为MoO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中M为Mg和Zn,两者的摩尔比为(1-3):1。
3.一种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载体浸渍于所述助剂的可溶性盐和所述活性成分的可溶性盐的溶液中,所述浸渍结束后,焙烧,得到所述加氢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为等体积浸渍;
所述焙烧的温度为400-500℃,时间为1-3h。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M的可溶性盐、A的可溶性盐和Al的可溶性盐混合,得到混合液;
2)将所述混合液加入沉淀剂中,直至两者的混合溶液的pH至9-11;
3)对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加热处理;
4)对所述步骤3)处理后的混合液依次洗涤和干燥,得到载体前驱体MxAl1-yAy—LDHs;
5)对所述载体前驱体进行焙烧处理,得到所述载体MxAl1-yAy—LDO。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M的可溶性盐为M的硝酸盐和/或氯化盐;
所述A的可溶性盐为A的硝酸盐;
所述Al的可溶性盐为Al的硝酸盐和/或氯化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沉淀剂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水溶液;
步骤3)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70-80℃、时间为8~24h;
步骤4)中,所述洗涤为将所述步骤3)处理后的混合液洗涤至中性;
所述干燥为在90-110℃下干燥11-13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焙烧处理的温度为550~750℃、时间为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0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