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7318.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杰;李敬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H02J3/38;H02J3/01;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并网 逆变器 并网发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逆变器包括与光伏电池板并联的电容CPV,电容CPV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功率开关VT1、单向功率开关VT2与电感Lc的两端连接,单向功率开关VT3、单向功率开关VT4串联后并联在电感Lc的两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该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还公开了一种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电流源型逆变器,减少了组件的使用,降低了逆变器的体积和使用成本,避免了对地漏电流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相单级非隔离电流源型的逆变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能源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光伏并网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前期投资较大、发电成本较高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推广普及。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般包括光伏电池板和并网逆变器,并网发电系统将光伏电池板接收的太阳能辐射能量经过高频直流转换成高压直流,然后经过逆变器逆变后向电网输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弦交流电流。其中,并网逆变器包括电压型逆变器和电流型逆变器两大类,电流型逆变器可以提高直流输入电压,具有短路保护能力。而且由于电流型逆变器没有直流母线电容,因此提高了电流型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但是,逆变器的成本和体积限制了逆变器的使用,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非隔离型的逆变器,由于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省略了笨重的隔离变压器,使得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在无隔离变压器的光伏并网系统中,光伏电池板与公共电网是不隔离的,这将导致光伏电池板和电网电压连接,使得光伏电池板和大地之间存在这对地电容,因此会产生光伏电池板对地的漏电流,降低了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并网电流的畸变,降低了光伏并网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光伏电池板对地漏电流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与光伏电池板并联的电容CPV,电容CPV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功率开关VT1、单向功率开关VT2与电感Lc的两端连接,单向功率开关VT3、单向功率开关VT4串联后并联在电感Lc的两端。
其中,电容CPV为去耦电容。
其中,电容CPV的正极与单向功率开关VT1的集电极连接,单向功率开关VT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感Lc的一端连接、基极接地;
电容CPV的负极与单向功率开关VT2的发射极连接,单向功率开关VT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感Lc的另一端连接、基极接地;
单向功率开关VT3的发射极与单向功率开关VT4的集电极连接,单向功率开关VT4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感Lc的一端连接、基极接地,单向功率开关VT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感Lc的另一端连接、基极接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牵引逆变器
- 下一篇:PWM逆变器的伪PID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