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小净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7766.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肖伯强;胡义新;黄成伟;徐庭;唐江平;李志成;王路;陈继红;李送根;周舒;周益军;刘宁波;卢佩;张成林;杨清印;陈丹;赵磊;冯淑华;田野;石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破碎 带小净距 隧道 施工 排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小净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在富水破碎带上开挖小净距隧道,第一隧道作为先行隧道开挖,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出现掌子面涌水时,在第一隧道侧壁上安装第一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待富水破碎带处产生新的劈裂通道后封闭第一隧道的掌子面;进行第二隧道的开挖施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时若出现涌水,则在第二隧道的侧壁安装第二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时未出现涌水,则在富水破碎带内安装第三导水结构,地下水经第二隧道侧壁排出,直到两隧道贯通。左右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将地下水合理及时的排出,保证了左右隧道在同时穿过富水破碎带时施工的同步性,保证了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挖掘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小净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富水破碎带修建小净距隧道(小净距隧道是指隧道间的中间岩壁厚度小于分离式独立双洞最小净距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会遇到围岩破碎和水系发育不良等的地质水文状况,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施工机械的损坏和人员伤亡,而且会延长隧道贯通时间,给施工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常用的小净距隧道使用的排水措施是单独施做引流洞或者帷幕注浆止水,将掌子面上的涌水排出,实际施工过程中单独施做引流洞花费成本较高,而帷幕注浆止水有时候并不能及时将涌水排出,需要停工排水,严重制约了工期。专利号为“CN201510195760.7”的名为“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方法”介绍了一种在穿越富水破碎带施工中的排水方法,该方法介绍了以左洞穿越富水破碎带右洞不穿越富水破碎带为前提条件下,右洞作为先行洞开挖,并且右洞一直在左洞前方,左洞开挖出现涌水时在右洞侧壁安装排水设备抽排地下水,依次交替排水直到隧道贯通。该方法能将掌子面的涌水排出,但是对于隧道的先后施工顺序有要求,两隧道之间始终存在施工进度差异,影响了工期,而且左洞穿越富水破碎带且右洞不穿越富水破碎带这样的地质条件极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方便,能有效保证施工周期并确保施工掌子面排水效果的穿越富水破碎带小净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穿越富水破碎带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包括在富水破碎带上开挖小净距隧道,小净距隧道包括并列排布、穿越富水破碎带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之间为间隔岩壁;步骤如下:
1)、进行第一隧道的开挖施工,第一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出现掌子面涌水时,则在第一隧道侧壁上安装第一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地下水经第一隧道侧壁排出,封闭第一隧道的掌子面;
2)、进行第二隧道的开挖施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出现掌子面涌水时,则在第二隧道侧壁上安装第二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地下水经第二隧道侧壁排出,封闭第二隧道的掌子面,第一隧道继续进行开挖施工,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两隧道贯通;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未出现掌子面涌水时,则在间隔岩壁前方的富水破碎带内安装第三导水结构抽排富水破碎带区域的地下水,使第三导水结构的进水端位于富水破碎带内、出水端位于第二隧道内,地下水经第二隧道排出,此后始终以第二隧道作为引流隧道进行排水,两隧道同时开挖施工,直到两隧道贯通。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水结构为多根进口端位于第一隧道的侧壁上、与第一隧道连通,出口端位于第一隧道外的第一引排水管道。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水结构为多根进口端位于第二隧道的侧壁上、与第二隧道连通,出口端位于第二隧道外的第二引排水管道。
具体的,所述第三导水结构为多根进口端位于富水破碎带内、出口端位于第二隧道的侧壁上且与第二隧道连通的第三引排水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隧道的掌子面与第二隧道的掌子面之间距离不小于50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隧道的掌子面与所述第一隧道的仰拱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隧道的掌子面与所述第二隧道的仰拱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4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