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承口与插口打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8256.2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华;马良;崔康康;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5/35;B24B5/40;B24B41/06;B24B41/02;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016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管道 插口 打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承口与插口打磨装置,包括机架、支架和移动架,支架包括竖直梁与水平梁,竖直梁下端固定在水平梁上且上端设置有钢丝拉紧座,水平梁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从动轮;机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和主动轮,主动轮联接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固设于机架上,机架能够沿竖直梁上下滑动,机架与钢丝拉紧座通过钢丝绳连接且钢丝绳的载荷部分在滑轮上绕过;移动架连接在支架上,移动架下端设置有一表面设置有钢丝的滚筒,滚筒联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固设于移动架上;主动轮、从动轮及滚筒均位于支架的同一侧且轴线平行。本发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承口与插口打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承口与插口打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ConereteCylinderPipe)简称PC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芯在制造过程中,当PCCP中的钢筒制作完成后,需要经过混凝土浇筑、缠丝、喷砂浆保护层等工序,才能得到一根完整的管芯。在混凝土浇筑和喷浆过程中,PCCP的承、插口会不可避免地附着较多的混凝土和砂浆,由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芯在埋入地下后,需要靠PCCP承、插口的相互配合完成密封,这就要求承、插口具有高精度,同时承插口表面具有附着物也不能满足防腐的要求。因此,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将承、插口表面的混凝土和砂浆清理干净,一是满足后续喷涂防腐材料的要求,二是保证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芯的承插口尺寸精度。
目前,现有的技术是采用人工打磨方法,在管芯的两端人工手持专用磨光机,对管芯插口的外壁、承口的内壁进行打磨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打磨的效率较低,2、需要较多的人工,3、打磨的精度受工人主观的影响较大,4、在打磨过程中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承口与插口打磨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很方便地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承口与插口表面的混凝土和砂浆打磨、清理干净,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打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承口与插口打磨装置,包括机架、支架和移动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梁与水平梁,所述竖直梁下端固定在所述水平梁上且上端设置有钢丝拉紧座,所述水平梁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从动轮;所述机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联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能够沿所述竖直梁上下滑动,所述机架与所述钢丝拉紧座通过钢丝绳连接且所述钢丝绳的载荷部分在所述滑轮上绕过;所述移动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移动架下端设置有一表面设置有钢丝的滚筒,所述滚筒联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移动架上;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及滚筒均位于所述支架的同一侧且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移动架包括套管、插柱和横梁,所述插柱与所述横梁垂直且所述插柱一端固设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插柱上且固设于所述水平梁上,所述套管外壁设置有一螺母,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一丝杠与所述螺母配合。
优选地,所述竖直梁与所述水平梁焊接在一起,所述插柱与所述横梁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主动轴上的第二链轮以及绕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上的链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链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滚筒转动,所述带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设置在所述滚筒的输入轴上的第二带轮以及绕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的传动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机械用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