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8530.6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吴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2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于桂贤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椎间盘 板球 形槽镜面 处理 工艺 | ||
1.一种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钛合金工件凹面依次经过粗研磨、精研磨、人工光亮抛光、机器光亮抛光、清洗、镜面研磨、清洗和烘干工艺步骤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研磨具体包括将一定量的粗磨料放入流动研磨机的研磨槽中,设置流动研磨机的转速为130~150rpm,时间为20~30min,启动流动研磨机然后将工件均匀放入流动研磨机内进行研磨,研磨后工件凹面粗糙度不大于0.4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磨具体包括将一定量的精磨树脂磨料放入流动研磨机的研磨槽中,设置流动研磨机的转速为200~230rpm,时间为2.5~3h,启动流动研磨机后将工件均匀放入研磨槽内进行精研磨,研磨后工件凹面粗糙度不大于0.2μm。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研磨机研磨时,一次研磨工件数量不超过50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光亮抛光具体包括将精研磨后冲洗干净且吹干后的工件用绒布抛盘上抛光膏后对工件除凹面和背面外的正面平面和侧面进行抛光,抛光时间为2~4min,要求抛光至亚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光亮抛光具体包括将羊毛磨头安装于磨刻机上,设置速度为5000~7000rpm对凹面进行抛光,抛光前羊毛磨头处需要打抛光膏,每件工件抛光的时间为2~4min,抛光后凹面粗糙度不大于0.1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具体包括将抛光后下终板放入超声波清洗槽,清洗时间为10~15min,将抛光残留的抛光膏去除,然后用气枪吹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研磨具体包括将一定量核桃壳磨料放入研磨机内,设置转速为250~300rpm,时间为1.5~2h;启动研磨机后将工件均匀放入研磨机的研磨槽内进行镜面研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研磨步骤采用的研磨机为流动式光饰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和烘干具体包括将镜面研磨后的下终板放入超声波清洗槽,清洗时间为10min,清洗完成气枪吹干后放入烘箱,设置烘箱的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15min,烘干后取出待流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5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表面抛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