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9381.5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高飞;谭国强;周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24 | 分类号: | B62D5/24;B62D3/0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轴 壳体 活塞 循环球转向器 贯通式 两端支撑 受力性能 出油口 上腔体 输出轴 手感 传动 阀芯 腔体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包含一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上部设有一活塞和一螺杆轴,所述的壳体的下部设有一输出轴,所述的螺杆轴的头部设有一阀芯,所述的活塞的一侧设有一上腔体,所述的活塞的另一侧设有一下腔体,所述的螺杆轴的尾部设有一出油口,所述的螺杆轴贯穿所述的壳体。由于螺杆轴两端支撑,改善传动和受力性能,稳定性较好,手感适中,转向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换向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换向器的非贯通式轴向间隙大,间隙调整困难,螺杆轴只有一端支撑,易受力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包含一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上部设有一活塞和一螺杆轴,所述的壳体的下部设有一输出轴,所述的螺杆轴的头部设有一阀芯,所述的活塞的一侧设有一上腔体,所述的活塞的另一侧设有一下腔体,所述的螺杆轴的尾部设有一出油口,所述的螺杆轴贯穿所述的壳体。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壳体为铝铸件一体成型。
该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具有如下优点:
(1)螺杆轴两端支撑,改善传动和受力性能,稳定性较好,手感适中,转向可靠;
(2)装配精度高,轴向间隙小,直行驾驶精度高;
(3)结构紧凑,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2、壳体;3、活塞;4、螺杆轴;5、输出轴;6、上腔体;7、下腔体;8、阀芯;9、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该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1包含一壳体2,该壳体2的上部设有一活塞3和一螺杆轴4,该壳体2的下部设有一输出轴5,该螺杆轴4的头部设有一阀芯8,该活塞3的一侧设有一上腔体6,该活塞3的另一侧设有一下腔体7,该螺杆轴4的尾部设有一出油口9。该螺杆轴4贯穿壳体2。该壳体2为铝铸件一体成型。
方向机工作时,车辆处于直线行驶位置。当方向盘向右打时,油液从进油口通过阀芯8进入上腔体6,此时上腔体6为高压腔,活塞3向右运动,带动输出轴5向右转动。当方向盘向左打时,油液从进油口通过阀芯8进入下腔体7,此时下腔体7为高压腔,活塞3向左运动,带动输出轴5向左转动。该输出轴5的转动带动其余传动机构,从而实现转向功能。
该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具有如下优点:
(1)螺杆轴两端支撑,改善传动和受力性能,稳定性较好,手感适中,转向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9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