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设备除尘清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9719.7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创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设备 除尘 清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设备除尘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网络中,通常将带电运行的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或将处于设备用的电气设备隔离,其中隔离开关设置在电路中实现电路的断开点,以保证电力网络的运行及检修的安全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雾霾、粉尘等对变电站的设备造成污染,尤其是通常暴露在空气中的隔离开关;而且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天,雨水会沾到电气设备上,如果出现结冰现象,不仅影响电力网络的使用,而且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电气自动化设备长期使用可能会积累灰尘,需要定期清扫,然而一般电气化自动设备中电气元件较多,结构复杂,清理较为困难,若清理不恰当容易造成联电或造成电气元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设备除尘清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气设备除尘清理系统,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个侧面设有外伸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负压风机和操作杆,所述负压风机的风道出口处安装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上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操作杆上端设置有卡槽,在卡槽上设置有软性层,在软性层上设置有凹凸槽,所述操作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鼓风装置,所述立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设有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安装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上设有与通孔连通的风道进口,所述分流装置的一个侧部设有与负压风机的风道出口连通的储气腔,分流装置的另一侧部设有多个与储气腔连通的分流孔,分流装置上设有与每个分流孔对应的接头,所述鼓风装置安装在接头上。
优选的,所述分流孔孔径为0.8-1毫米。
优选的,所述负压风机侧端连接负压风管,所述负压风管管径为20毫米。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PE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鼓风装置上设置有启动开关和杂质收纳腔。
优选的,所述立板底端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为四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根据电气设备里待清理位置选择适当的负压风管,并将负压风机安装到分流器的接头上,多个抽风器可以同时使用,启动负压风机,将风孔对准待清理位置,然后将灰尘吸入杂质收纳腔内。本发明便于移动,利用抽风吸尘的方式清理电气设备内的灰尘,通用性强,避免电气元件联电、损伤的现象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电气设备除尘清理系统,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个侧面设有外伸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负压风机和操作杆,所述负压风机的风道出口处安装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上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操作杆上端设置有卡槽,在卡槽上设置有软性层,在软性层上设置有凹凸槽,所述操作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鼓风装置,所述立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设有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安装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上设有与通孔连通的风道进口,所述分流装置的一个侧部设有与负压风机的风道出口连通的储气腔,分流装置的另一侧部设有多个与储气腔连通的分流孔,分流装置上设有与每个分流孔对应的接头,所述鼓风装置安装在接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孔孔径为0.8-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风机侧端连接负压风管,所述负压风管管径为2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PE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装置上设置有启动开关和杂质收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底端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为四个。
工作原理:本系统根据电气设备里待清理位置选择适当的负压风管,并将负压风机安装到分流器的接头上,多个抽风器可以同时使用,启动负压风机,将风孔对准待清理位置,然后将灰尘吸入杂质收纳腔内。本发明便于移动,利用抽风吸尘的方式清理电气设备内的灰尘,通用性强,避免电气元件联电、损伤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应用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创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创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9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拉桥鞍座锚固段防腐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空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