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皮石斛仿野生集约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0703.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曾奖;徐大平;刘小金;张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皮 石斛 野生 集约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集约栽培方法,包括场地选取步骤,选择郁闭度在0.4至0.5之间的林地作为栽培场地;附主选取步骤,挑选多段竹段作为栽培附主;栽培架的制作与搭建步骤,将各段竹段沿长度方向剖开形成两段竹片,在各段竹片上的各个竹节处分别开设通孔,在林地树木上绑定支架,将各段竹片的一端与地面固定并将各段竹片的另一端与支架固定从而形成栽培架;栽植步骤,取多个网纱袋,在各个网纱袋中分别盛装铁皮石斛培养基质并在各个网纱袋中分别设置铁皮石斛幼苗,将各个网纱袋分别固定在各个竹节处;以及后期培养步骤,定期喷雾与施肥。本发明能够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栽培,保证铁皮石斛具有较高品质的同时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皮石斛仿野生集约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属多年生附生兰科草本植物,依据《中国药学大词典》、《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等的记载以及大量临床证明,其具备滋养阴津、补益脾胃、益气活血、清补五脏、平衡阴阳、提高机体生理功能等多种功效,可入药、入酒、入膳或入茶。
野生的铁皮石斛多分布于海拔近千米的山地半阴湿岩石上,其产量稀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品种,并被列为濒危植物,由于纯野生的铁皮石斛极难获得,故人们多应用人工栽培技术得到大量人工铁皮石斛,从而满足人们对铁皮石斛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对铁皮石斛进行人工栽培的方法为大棚温室栽培,栽培过程中多采用平铺床栽的方式进行,即,将厚度大于10cm的种植基质置于平放的铁架或木架等种植床上,按15cmx20cm或者其他特定数值的株行间距对铁皮石斛幼苗进行栽培,应用辅助设备随时调整大棚内的温湿度,以保证铁皮石斛的快速生长。
但是,采用大棚温室栽培铁皮石斛管理难度大、投资成本高,通常一亩大棚约需投入30万元,且经对采用大棚温室栽培的方法得到的人工铁皮石斛与纯野生铁皮石斛的成分进行比对发现前者的品质远远不如后者,为了能够降低栽培成本,同时得到更高品质的铁皮石斛,人们开始尝试采用仿野生集约栽培的方式对铁皮石斛进行栽培。
现阶段较为成熟的仿野生集约栽培的方式为林下仿野生集约栽培,主要包括活体树木栽培方式和水泥桩栽培方式。在活体树木栽培方式中,需要在林地中选择活体树木作为附主,并在活体树木上刮刻栽培点后将铁皮石斛幼苗固定在栽培点上,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养分和活体树木供给的养分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集约栽培;在水泥桩栽培方式中,需要在林地中树立水泥柱作为附主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集约栽培。
将仿野生集约栽培得到的铁皮石斛的品质与纯野生铁皮石斛进行对比,前者的品质虽然仍不如后者,但两者的成分已较为接近,基本能够满足人们对铁皮石斛的需求。
但是,在上述的两种仿野生栽培方式中,若采用活体树木栽培方式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集约栽培,为达到预定产量,需要寻找郁闭度,即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较高的林地进行栽培,而高郁闭度的林地通常存在光照不足的问题,不利于铁皮石斛幼苗的生长,另外,在活体树木上刮刻栽培点会对活体树木造成一定的损伤。
而若采用水泥桩栽培方式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集约栽培,存在投资成本较高,不易布置和拆除的问题,且得到的铁皮石斛的品质远不如活体树木栽培方式得到的铁皮石斛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铁皮石斛的品质同时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且经济易管理的铁皮石斛仿野生集约栽培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0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