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封洞库围岩主动承载体系的构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2164.1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段云岭;魏雪斐;冯金铭;彭振华;杨森;李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11448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书彪;刘艳芬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封 洞库 围岩 主动 承载 体系 构筑 方法 | ||
1.一种水封洞库围岩主动承载体系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测掌子面前10~20m范围内的岩体质量,包括:采用地质雷达、和/或超声波、和/或数字平台中的破碎带预测方法对所述掌子面前10~20m范围内的岩体质量进行预测;
当预测结果为相邻岩体的岩体质量类型差别在1.5类以上时,进行超前预注浆;
对掌子面后洞壁上的岩体进行后加固,其包括对掌子面后洞壁上的岩体进行混凝土喷护,以及当掌子面后洞壁上的相邻岩体质量类型差别在1.5类以上时,对岩体质量较差的岩体进行注浆;
其中,当发现渗水时,围绕出水点为中心布孔排水;在渗水位置4~6m深度内进行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封洞库围岩主动承载体系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掌子面后洞壁上的岩体进行后加固包括:
对掌子面后洞壁上的断层破碎带岩体进行混凝土置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封洞库围岩主动承载体系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掌子面后洞壁上的断层破碎带岩体进行混凝土置换包括:
对掌子面后洞壁上断层破碎带质量小于IV1类的岩体进行混凝土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21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