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自由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2565.7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0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峰;樊凯;彭晖;黄德超;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6;C22F1/18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 代理人: | 江妹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a19 钛合金 规格 自由 锻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自由锻造方法,该方法经开坯锻造→第一次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第一次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第二次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从而获得组织均匀性良好,力学性能较高且非常稳定的α+β类钛合金棒材。本发明穿插进行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及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同时在拔长过程中采用摔圆拔长的方式,解决了自由锻造过程中固有的变形不均匀性问题,以满足目前国内对组织均匀性良好、超声波探伤指标优异的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迫切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自由锻造方法,用以制备组织均匀、性能优良的TA19钛合金棒材,该棒材可以用于制备制备先进航空发动机部件。
背景技术
TA19合金名义成分为Ti-6Al-2Sn-4Zr-2Mo,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由于合金元素Al、Sn和Zr的综合作用,可保持长时间持久和蠕变的高温强度,直到540℃还具有较高的强度。该合金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机匣、叶盘等锻件,最高长期工作温度500℃。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TA19钛合金用量急剧增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大幅提高,特别是军用和民用飞机发动机对钛合金零件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TA19钛合金棒材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超声波探伤指标。本项目针对航空工业对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应用需求,开展Φ250~Φ400mm棒材加工技术研究,实现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规模化生产,满足军用和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规模化生产TA19大规格棒材方法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Φ250~Φ400mm的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自由锻造方法,该棒材为α+β两相组织,且组织均匀性良好,力学性能较高且非常稳定,特别是棒材超声波探伤指标优异,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自由锻造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开坯锻造:
将Φ680mm规格的TA19钛合金铸锭在β转变温度以上80~300℃进行3~8火次的镦拔锻造,每火次锻造比控制在3.2~7.0之间,第一个火次锻后采用空冷,其余火次锻后均采用水冷;
步骤2、第一次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
将步骤1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下20~80℃进行1~4火次的镦拔锻造,每火次锻造比控制在2.8~6.6之间,锻后均采取空冷;
步骤3、第一次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
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上20~100℃进行1~3火次的镦拔锻造,每火次锻造比控制在2.8~7.0之间,锻后均采取水冷;
步骤4、第二次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
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下20~100℃进行4~15火次的锻造,镦拔锻造时每火次锻造比控制在2.8~6.4之间,拔长锻造时每火次锻造比控制在1.2~2.8之间,锻后均采取空冷,从而获得本发明的规格为Φ250~Φ400mm的TA19钛合金棒材。
上述步骤1、2、3、4中的拔长过程均采用摔圆拔长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穿插进行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及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同时在拔长过程中采用摔圆拔长的方式,解决自由锻造过程中固有的变形不均匀性问题,以满足目前国内对组织均匀性良好、超声波探伤指标优异的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迫切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生产的Φ380mm规格棒材的低倍组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2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