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距离感应的通行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3452.9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余恒兵;王琪;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C9/02;H04W4/00;H04W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之大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5 | 代理人: | 李卉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 距离 感应 通行 设备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机、门禁类通行产品自动通行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蓝牙距离感应的通行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智能终端集成化越来越高,蓝牙、NFC、WiFi等近距离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多种近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物理卡进行鉴权的应用也越来也广泛,如深圳、北京已出现手机NFC过地铁闸机的试点,蓝牙开锁方式也在家用门锁领域有所涉及。虽然各行业在积极探索新型的通行交互方式,但是在实际案例应用中还是遇到了许多的体验问题,下面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一、NFC鉴权:智能手机NFC闸机通行鉴权,由于NFC需要近距离接触,市面已有的智能手机NFC发射模块位置不同,导致使用时成功率较低,需要多次接触才可能成功,通行效率较低,用户体验非常差;
二、常规蓝牙鉴权:由于蓝牙不需近距离接触,也是广泛应用的方式,但是普遍实行方式需要用户在每次通行前打开手机应用进行蓝牙连接及开锁动作,而用户寻找对应应用和开锁时间均比较长,通行效率低,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提高用户通过通行设备的效率、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距离感应的通行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本发明创新地采用Ibeacon技术结合低功耗蓝牙的方式进行通行设备鉴权,智能终端靠近之后自动建立数据传输连接并传输数据,从而给用户带来类似传统NFC实体卡般的体验,因此本发明公开的方案明显优于传统的智能手机NFC鉴权和常规蓝牙鉴权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距离感应的通行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智能终端从物联网云平台上获取授权电子钥匙,并将该授权电子钥匙保存于智能终端内;
步骤2,已开启蓝牙功能的智能终端自动接收自通行设备发出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通行设备内的信标设备的信号;
步骤3,智能终端根据第一信号自动计算智能终端与通行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
步骤4,智能终端自动判断所述实际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如果否,则返回步骤2;
步骤5,智能终端自动向通行设备发送授权电子钥匙,所述通行设备通过所述授权电子钥匙进行鉴权,在鉴权成功后通行设备开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通行设备鉴权方案存在的通行效率低下、速度慢、体验差等问题,智能终端靠近之后自动建立数据传输连接并传输数据,从而给用户带来类似传统NFC实体卡般的体验,极大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进一步地,步骤2中,集成于所述通行设备内的信标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号强度信息和信标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智能终端根据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智能终端与通行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通行设备内的信标设备广播出的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智能终端与通行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际距离计算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智能终端计算通行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实际距离,并在所述实际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时通过所述授权电子钥匙进行鉴权。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用户贴近通行设备时恰好开启通行设备通道,避免过早或过晚开启情况的发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智能终端通过通行设备发出的Ibeacon广播信号的功率计算通行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实际距离。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智能终端自动创建与所述通行设备间的蓝牙连接,并在连接成功后通行设备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出的授权电子钥匙。
进一步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用户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登录所述物联网云平台;
步骤12,所述物联网云平台根据用户的权限下发用户所属权限内的授权电子钥匙;
步骤13,所述智能终端通过安全加密的方式将授权电子钥匙保存于智能终端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3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