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压裂液返排控制支撑剂回流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4394.1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6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礼;李珍明;李骏;赵立强;罗志峰;李年银;张权;何思源;王江;郭玉杰;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压裂液返排 控制 支撑 回流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模拟压裂液返排实现控制支撑剂回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根据地质资料对压裂液体系进行优化,配置压裂液;
S200、检查各个装置的清洁度,并将气源分配器(20)和压裂液管(22)上的各个阀门调至关闭状态,校零流量计(17)和气源分配器(20)上的压力表,打开螺杆泵(15)与搅拌罐(14)之间的阀门;
S300、将步骤S100配置的压裂液装入搅拌罐(14)内均匀搅拌,通过螺杆泵(15)将压裂液注入可视化铺砂装置(16)中,压裂液在进入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的裂缝中后,第二有机玻璃板(5)在压力的推动下外平移,敏感性弹簧(7)同时收缩,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形成微小裂缝,该过程为裂缝形成阶段;
S400、将压裂液与支撑剂在搅拌罐(14)内均匀混合,形成的携砂液也通过螺杆泵(15)泵入到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的裂缝中,其裂缝进一步张开,敏感性弹簧(7)也进一步收缩,支撑剂在裂缝中开始铺置,在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的压力和敏感性弹簧(7)共同作用下,裂缝处于动态扩张或闭合状态,支撑剂在裂缝中动态铺置,支撑剂铺置过程中的废液排入到废液罐(18)内,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S500、当搅拌罐(14)完全泵入到可视化铺砂装置(16)后,支撑剂在可视化铺砂装置(16)中完成铺置,此时继续泵入提前配制好的后置液,将井筒(1)中残留的支撑剂顶替到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的裂缝中去,后置液完全泵入后,关闭螺杆泵(15)与搅拌罐(14)及其之间的阀门,打开压裂液管(22)上的阀门,校零流量计(17)和气源分配器(20)上的压力表;
S600、根据雷诺数相等原则,将现场返排排量换算成实验室模拟排量,通过压裂泵(23)将配制好压裂液搅拌罐(21)的压裂液泵入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的裂缝中,可以观察到支撑剂回流,裂缝中铺置好的支撑剂形态发生改变,观察裂缝中支撑剂铺置形态的变化,记录射孔口、排液口的支撑剂流出量,记录实验数据;
S700、打开气源分配器(20)上阀门,校零压力表,打开氮气瓶(19)阀门,氮气进入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的裂缝中,此时缝网中气、液、固三相同流,观察支撑剂在缝网中的运移情况,记录射孔口端面的出液口中支撑剂的流出量和实验数据;
S800、然后将压裂液搅拌罐(21)内切换为清水,并将清水泵入第一有机玻璃板(4)、第二有机玻璃板(5)之间的裂缝中,一段时间后,地层流体向裂缝中滤失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S900、将压裂泵(23)关闭,并关闭氮气瓶(19)、气源分配器(20)、压裂液管(22)上的阀门,排出剩余气体,完成实验操作;
S1000、拆下气源分配器(20)、压裂液管(22),安装上装置清洗系统,清洗实验装置;
S1100、根据换算的实验模拟排量,改变压裂液返排的排量,重复S100-S1000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当支撑剂回流量最少时,则对应着压裂液返排得最优排量,得出实验结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压裂液返排实现控制支撑剂回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0中,根据压力表的读数,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控制氮气的气压和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43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