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4686.5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章利;黄志;刘庆曾;石荣珍;张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科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06 | 分类号: | C07C231/06;C07C23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己基 戊酰胺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5-氯-N-环己基戊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各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以及药物,如1-环己基-5-(4-氯丁基)-四氮唑和西洛他唑。
中国专利201510028804.3和200510022602.8中均公开了一种以环己醇和5-氯戊腈为原料经腈的醇解反应合成5-氯-N-环己基戊酰胺的方法,在浓硫酸参与下由室温升温至60℃条件下保温15h,该方法不仅反应时间长,而且收率低,成本太高。
中国专利201510594145.3中公开了以环己胺为原料,在溶剂四氢呋喃或甲基四氢呋喃存在下,与5-氯戊酰氯发生酰化反应该能生成5-氯-N-环己基戊酰胺,然而,该方法在较优试验条件下收率在83.2%~88.7%,收率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童国通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上公开了一种由环戊酮经Baeyer-Villiger氧化、三光气氯化和酰胺化三步反应制得5-氯-N-环己基戊酰胺,总收率约70%,该方法反应步骤繁琐、中间产物处理方法复杂,且产品总收率不高。
此外,还有文献报道,5-氯-N-环己基戊酰胺可由5-氯戊酸或5-氯戊酸酯和环己胺酰胺化反应制得,但均存在原料不易得、成本高、收率低等不足,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氯-N-环己基戊酰胺的合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5-氯-N-环己基戊酰胺的合成效率,降低成本,且反应路线安全、产率高、生产周期短,所得产物纯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环己烯与5-氯戊腈反应得到5-氯-N-环己基戊酰胺,反应方程式如下:
进一步的,在所述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中,所述环己烯与5-氯戊腈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环己烯与5-氯戊腈混合均匀获得溶液I,向溶液I中滴加浓硫酸;
第二步:待浓硫酸滴加完毕后获得溶液II,对溶液II升温搅拌;
第三步:反应结束,对溶液II进行萃取、洗涤、干燥浓缩获得5-氯-N-环己基戊酰胺。
进一步的,在所述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中,在第一步中,5-氯戊腈、环己烯与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0:1.0~1.5:0.6~0.8。
进一步的,在所述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中,在第一步中,在-5℃~5℃温度条件下向溶液I中滴加浓硫酸。
进一步的,在所述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中,在第二步中,溶液II升温至40~50℃。
进一步的,在所述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中,在第二步中,采用气相色谱跟踪监测未反应5-氯戊腈的含量。
进一步的,在所述5-氯-N-环己基戊酰胺合成方法中,在第三步中,采用气相色谱跟踪监测未反应的5-氯戊腈小于3%作为反应结束指标,当反应结束后,将溶液II倒入冰水中,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分层后将有机相用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浓缩得到5-氯-N-环己基戊酰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环己烯为反应原料,与5-氯戊腈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且该合成方法具有降低成本、反应路线安全,所得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5-氯-N-环己基戊酰胺的合成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5-氯-N-环己基戊酰胺的合成方法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上反应所示,本发明采用环己烯和5-氯戊腈为反应原料,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科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科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4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