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8-氮杂色酮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5269.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郁彭;王栋;刘振林;赵俊杰;李林娜;冯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052 | 分类号: | C07D491/05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色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8‑氮杂色酮含8‑氮杂黄酮的简洁合成方法,具体是以吡啶氮氧化物为原料,二氯乙烷为溶剂,80~85℃条件下,在吡咯烷基溴化鏻六氟磷酸盐(PyBrop),碱及水作用下反应生成该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产率高等优点。本发明首次运用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8‑氮杂色酮类化合物,在建立该类化合物库的合成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化合物合成和药物应用领域,涉及8-氮杂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在提高水溶性方面的应用。
技术背景
色酮(chromones,苯并-γ-吡喃酮,结构如图7所示)是一类最重要的天然存在的杂环化合物,它们的衍生物广泛地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当色酮的R1为苯环时,成为黄酮。已经有超过2000种不同的类黄酮物质被发现,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它们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及药物活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成为新药发展中的优势结构分子。但经典的色酮类化合物具有水溶性差的明显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虽然可以通过在底物母体上引入水溶性基团而提高水溶性,但由于引入多余的官能团往往造成化合物活性降低,此外增加了成本。氮杂色酮是色酮的电子等排体,但由于结构中含有吡啶环而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且有文献报道氮杂色酮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WO2011033265A1),抗病毒(US5034531A)及消炎活性(WO2007016525A2)。因此,开发氮杂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受到许多化学家的关注。
已知的合成方法仅仅局限于以2-卤或2-甲氧基取代的烟酸酯为原料,得到8-氮杂黄酮。但是,该方法由于原料较难获取,所得产物有限,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合成8-氮杂色酮的方法,因而也并未广泛地应用。所以开发氮杂色酮简便高效的通用合成方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8-氮杂色酮及含8-氮杂黄酮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2-位无任何取代基的烟酸酯为原料,仅需3步反应即可得到目标产物。其中第三步关环反应是以吡啶氮氧化物为原料,二氯乙烷为溶剂,80~85℃条件下,在吡咯烷基溴化鏻六氟磷酸盐(PyBrop),碱及水作用下反应生成该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产率高等显著优点。此外,该类化合物水溶性比其相应色酮类化合物显著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类8-氮杂色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为在吡啶环4,5,6位一位或多位取代的氢,卤素,硝基,芳基,羧基,三氟甲基,酰胺基,酯基,烷基或烷氧基,R2和R3为取代的氢,芳基,烷基,或者碳原子并与所连接的吡喃酮环上的两个碳形成5-7元脂肪环;
化合物I是通过以下合成路线得到的:
该反应所用的溶剂为1,2-二氯乙烷。所用碱为醋酸钠,醋酸钾,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铯中的任意一个。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长为6~14小时。
氮氧化物(II)是通过以下合成路线得到的:
即以III或IV为原料,分别在氢化钠或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作用下,与V发生缩合反应得到VI,再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氧化得到II。
一种8-氮杂黄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路线如下:
以吡啶氮氧化物II为原料,二氯乙烷为溶剂,80~85℃条件下,在吡咯烷基溴化鏻六氟磷酸盐、乙酸钠及水作用下反应生成8-氮杂色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