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火灾报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5325.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勇;陈尧;陈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张联群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中心服务器 骨干网 无线mesh网络 火灾报警 火灾报警信息 传感器节点 采集数据 监控中心 路由节点 区域设置 实时采集 数据判断 温度数据 线路连接 异常发生 预先分配 终端节点 上位机 光强 获知 上传 身份 打包 判定 火灾 监控 部署 网络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火灾报警方法,包括步骤:在需要监控的区域设置多个传感器mesh节点,各传感器mesh节点分别连接至骨干网,并通过骨干网与部署在监控中心的中心服务器交互;各传感器mesh节点同时作为终端节点和路由节点;中心服务器预先为网络中的各个传感器mesh节点预先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ID;传感器mesh节点实时采集所在位置的光强、温度数据,并将身份ID和采集数据打包后通过骨干网上传给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判断各个地点是否发生异常,若判定发生异常,则生成火灾报警信息发送给上位机。本发明可及时获知异常发生的地点,便于及时排场险情因素;传感器节点之间避免有线连接,防止因为线路连接导致火灾顺着线路蔓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火灾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火灾监控方式多采用有线网络传输数据,但有线网络布线复杂,线路维护也非常困难,且由于线的长度和传输距离等因素,导致有线网络中各节点设备的布设位置受到限制,导致有监控死角出现,不能很好的满足监控需求。尤其是对于场地比较大的公共场所,例如电影院、办公楼等地,一旦未监控到的地点发生火灾,很容易导致火灾态势不能及时得到遏制,严重时会危机人身安全。而采用布线监控的方法监控,又很容易因为有线线路连接导致发生连带效应,扩大火灾面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监控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火灾报警方法,包括步骤:
(1)在需要监控的区域设置多个传感器mesh节点,各传感器mesh节点分别连接至骨干网,并通过骨干网与部署在监控中心的中心服务器交互;各传感器mesh节点同时作为终端节点和路由节点;
(2)中心服务器预先为网络中的各个传感器mesh节点预先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ID,每个传感器mesh节点的身份ID即为其所在地址信息;
(3)传感器mesh节点实时采集所在位置的光强、温度数据,并将身份ID和采集数据打包后通过骨干网上传给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同时,将接收到的数据与预先保存在中心服务器内的光强、温度最小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只要有任意一个数据超过其对应最小阈值,则判定发生异常,中心服务器生成火灾报警信息并发送给上位机,通过上位机显示给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火灾报警信息包括异常数据及其对应的传感器mesh节点的身份ID。
进一步的,所述各传感器mesh节点的布设位置满足以下条件:任意一个传感器mesh节点的通信范围内至少存在一个其他传感器mesh节点。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无线mesh网络本身可以采用多种无线通讯方式,且无线mesh节点部署速度快,安装简单,网络拓扑的灵活性很高,可有解决低布线难的问题。将无线mesh网络应用于火灾监控领域,可适应各种场所的监控需求,避免出现监控死角,提高监控效果;
2、可及时获知异常发生的地点,便于及时排场险情因素;
3、传感器节点之间避免有线连接,防止在火灾发生时因为线路连接导致火灾顺着线路蔓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火灾报警方法,包括步骤:
(1)在需要监控的区域设置多个传感器mesh节点,各传感器mesh节点分别连接至骨干网,并通过骨干网与部署在监控中心的中心服务器交互;各传感器mesh节点同时作为终端节点和路由节点;各传感器mesh节点的布设位置满足以下条件:任意一个传感器mesh节点的通信范围内至少存在一个其他传感器mesh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