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5828.X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王凯越;张小沁;周庆云;卢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硫化物 转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包括气控氢发生管(1),平底烧瓶(2),分液漏斗(3),微动放气阀门(4),磨口接头(5),多孔玻璃板(6),吸收瓶(7),磨口瓶塞(8),导气管(9),气控氢发生管(1)置于平底烧瓶(2)内,上端接有微动放气阀门(4),尾端置于平底烧瓶底部,在气控氢发生管(1)内放置硼氢化钠,分液漏斗(3)与平底烧瓶(2)相连,平底烧瓶(2)通过导气管(9)与吸收瓶(7)相连接,该吸收瓶(7)的出气口直接外接尾气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硼氢化钠遇酸反应生成氢气,来代替氢气钢瓶、减压阀、输气管组成的放气装置,在保证同等转化率的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轻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物转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等各种水中硫化物的转化。
背景技术
硫化物在水中存在的形态较多,其对水质的影响较大。水中硫化物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主要是分光光度法、碘量法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这些方法均需要将硫化物转化成硫化氢气体,再用吸收液吸收。硫化氢的转换率为最重要的指标。
中国专利CN104071929B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硫化物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采用两极化学处理装置进行两级电化学处理,均以铁或其合金作为阳极,其中第一级电化学处理利用阳极氧化作用和铁阳极溶解产生的亚铁离子的沉淀作用处理水中的高浓度硫化物,第二级电化学处理前加入适量双氧水,利用其与阳极均匀溶解产生的亚铁离子以及电化学作用相互之间产生的芬顿反应和电催化作用,实现水中低浓度硫化物的快速、彻底去除。但是该专利需要利用电化学处理,结构复杂,使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保证同等转化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和轻便性的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为玻璃结构,包括气控氢发生管,平底烧瓶,分液漏斗,微动放气阀门,磨口接头,多孔玻璃板,吸收瓶,磨口瓶塞,导气管,
所述的气控氢发生管置于平底烧瓶内,上端接有微动放气阀门,尾端置于平底烧瓶底部,在气控氢发生管内放置硼氢化钠,
所述的分液漏斗与平底烧瓶相连,
所述的平底烧瓶通过导气管与吸收瓶相连接,该吸收瓶的出气口直接外接尾气处理装置。
所述的气控氢发生管的顶部设有磨口接头,下端设有多孔玻璃板,在磨口接头与多孔玻璃板之间放置硼氢化钠。使用的多孔玻璃板既可以使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底部溢出,最大程度上带动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逸出,并使酸液与硼氢化钠暂时产生空间,一定程度上控制反应速率,提高吸收效率。
所述的平底烧瓶与分液漏斗、导气管、气控氢发生管连接,形成一个硫化氢和氢气同时产生并输送的一体化装置。
所述的分液漏斗通过磨口塞与平底烧瓶相连,向样品中滴加浓酸。
所述的微动放气阀门,通过氢气产生的气压和微量放气阀调节氢气产生速度。
所述的吸收瓶内装有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溶液。
取一定量的水样于平底烧瓶中,旋紧微动放气阀门,浓酸通过分液漏斗滴入样品中,与水中硫化物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与气控氢发生管中的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带动硫化氢气通过导气管进入到吸收瓶中,硫化氢气体被吸收瓶中的过氧化氢氧化成硫酸根,与碱液反应生产硫酸盐溶液,达到吸收的目的。当微动放气阀门关闭时,酸液与硼氢化钠生成的氢气可以在气控氢发生管底部产生空间,隔离酸液与硼氢化钠的反应,通过微调放气阀门排出多余氢气后,硼氢化钠继续与酸液反应生成氢气,带动硫化氢其他进入吸收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硫化氢气体的溢出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结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