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6804.6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9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詹爱东;肖春宝;刘铁城;张策;张世峰;魏刚;唐晓桐;程金梁;陈绍军;孙毓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送变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12;G01R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直流 泄露 测试 装置 | ||
1.一种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具有测试芯线;
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屏蔽罩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测试芯线连接,所述屏蔽罩用于罩设在避雷器的法兰外部,所述第一导电层用于与所述法兰连接;
所述高压发生器还具有屏蔽线;
所述屏蔽罩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线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罩的整个内壁和整个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罩呈圆柱状或圆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罩包括凸沿和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凸沿基于所述本体一端开口的端面向内延伸且围绕所述开口一周布置,所述凸沿的宽度与所述法兰的宽度相适配;
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凸沿挂接于所述法兰,且所述凸沿覆盖所述法兰的表面;
所述凸沿和所述本体的内壁和外壁共同形成所述屏蔽罩的内壁和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凸沿的内壁,用于与所述法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壁,所述第二部分上连接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一接线柱与所述测试芯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层上连接有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屏蔽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罩包括可拆卸扣合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由所述屏蔽罩被其轴线所在平面切开后所形成的两部分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通过锁扣结构可拆卸地扣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器直流泄露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位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上的部分所述本体分别取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扣合的面分别取为第一扣合面和第二扣合面;
所述锁扣结构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扣合面上的插接孔,和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扣合面上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可插拔地插接于所述插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送变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北京送变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68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点测序装置
- 下一篇:电能表进户线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