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降烃菌来降低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7203.7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俊;高瑞民;赵丽;江绍静;金志;高怡文;倪军;洪玲;党海龙;薛媛;梁凯强;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1/04 | 分类号: | C12P1/04;E21B43/22;E21B43/16;C12R1/0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降烃菌来 降低 co base sub | ||
一种利用微生物降烃菌来降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在进行CO2驱前或驱油过程中,向储层注微生物降烃菌发酵液,然后注入CO2,直至产出井中气油比超过地层条件下的溶解气油比。原油与微生物降烃菌发酵液充分接触,轻质组分含量升高,粘度下降,进而与CO2相互作用,从而降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大幅度提高CO2驱采收率。实验表明,最小混相压力降低率为10.67~25.30%。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并且易于在现场中应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向CO2中加入液化石油气或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调节剂来降低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中的成本高、用量大以及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渗透油田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降烃菌来降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驱是国内外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安哥拉、特立尼达、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原油产量已占世界的90%以上。与水驱相比,二氧化碳具有较低的注入压力、更强的注入能力,因此,该技术可以在常规技术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10-15%,使低渗透油藏采收率达到30%以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投入开发的低渗透油藏多为陆相沉积砂岩油藏,与国外普遍分布的海相沉积油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油藏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埋藏深,油藏湿度偏高,所以就存在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偏高,驱油效果差等问题。因此,研究降低在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注入加入液化气、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来降低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
期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4卷第期文献“降低CO2驱油最小混相压力新方法”中介绍了CO2中混入一定量的液化石油气能有效降低 CO2与原油间最小混相压力;
申请号为20111026247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稠油油藏CO2驱混相压力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向油井中注入表面活性剂段塞,表面活性剂溶于地层原油后,将地层原油的粘度降低CO2混相驱的粘度范围;当注入CO2后,表面活性剂能很快降低气相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从而降低CO2与原油间的最小混相压力,实现混相驱油。
申请号为20141060235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CO2非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的调节剂及其应用方法。其方法是通过注入井向储层加入以苯类物质、醚类物质、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起泡剂组成的调节剂,能够与CO2生成泡沫,起流度控制作用;同时由于调节剂中的苯类物质、醚类物质及溶解于其中的油溶性表活剂三者能够相互促进能够降低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从而降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
上述方法中,无论是CO2中加入液化石油气还是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调节剂来降低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均存在成本较高,用量较大,在现场应用中难以有效实施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降烃菌来降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用量小,在现场应用中易于实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微生物降烃菌来降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在进行CO2驱前或驱油过程中,向储层注微生物降烃菌发酵液,然后注入CO2,直至产出井中气油比超过地层条件下的溶解气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7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