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片风力转动的转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8193.9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志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500 云南省迪庆藏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转动 叶片式 经筒 叶片 转动 风车 风力 | ||
一种叶片式风力转动的转经装置它是依借现有叶片式风车力带动转动其下根部前所设的藏经筒为特征的风力转经装置。
所属领域:一种叶片风力转动的转经装置它是依借自然风力带动转经筒的风力转经装置,属佛教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的佛教器具中,有用手转动经筒的,经筒内装有经书、经卷,佛学中认为每转一次这样的经筒等于念了一次经,多转一次经筒就等于佛多一次对自己授于恩慧,多转一次经筒是我们藏民心中的愿望,但平常没有时间人天天去转经筒,所以现提出一种依借自然的风力去转动经筒的方案,使我们人虽没有时间,但大自然的风却日夜在飘动,可以替我们长时间转动经筒,以了确自己对佛的心愿。
本发明提供一种依借自然的风力转动藏经筒的转经方案,以解决藏民想多转经筒的愿望。
发明如下:一种风力转经装置,它是一种依借自然风力去转动藏经筒的风力装经装置,它包括:叶片式风车架、齿印长联带、轴承、横向长转动轴、基柱、经筒组成,它通过风车上三叉叶片迎风转动,由中心结根末端轴用齿印联代向下带动横长转动轴,转动轴用前端的斜齿去转动基柱上经筒底外环的斜齿环圈,从而使经筒旋转,它是将风车架设于高处,并把基柱固定于风车架根部的前面,将横长转动轴末端与风车根部轴承相连,前端用斜齿与经筒底外环的斜齿齿合相连。
所述风车架上端设有轴承,将三叉叶片的中心结根轴末端穿过此轴承固定,所述三叉叶片为现有风力发电用的三叉叶片和风车架,三叉叶片的各内端与中心结根轴的内端刚性相连,中心结根的外端设有齿印,该外端露出风车背部,以便在风车背部用齿印联代套式带动,风车架立插于地面深处而固定,风车根部离地一段的位上穿有一孔,将一纵向的横长转动轴内端轴穿过该孔,露出风车架根部背一小节,所露轴端设有齿印,用一齿印联代轮下端套住该轴端的齿印,上端向上套住风车上端背部叶片横中心结根轴端的齿印,以便风车转动通过齿印联代带动其下纵向横长转动轴,该纵向横长转动轴的前端设有斜齿。
所述基柱为一木头圆柱体,下端深插地面而固定,基柱顶端面设有一节孔,孔内设有两层轴承,用“哥俩好”胶水在孔内与柱身粘牢固定,将转经筒下端的轴端插于该两层轴承固定,所述转经筒为一圆体筒,两端封盖,各盖中心设有孔,两孔内设有一长插杆,杆身向上露出经筒一大节,向下露出一小节后与两孔焊接而固定,向上所露的插杆端焊接有一小铁皮遮伞,以防经筒被雨直接淋而生锈,插杆下端所露该节段往下插于其下基柱端面的两层轴承内,离端面一小节而固定,经筒内将经书经卷卷团后竖置于筒内,经筒底部环外缘设有环圈的斜齿,经筒前一点的地面垂直设立有一支架,支架上端穿有一孔后设有轴承,将纵向横长轴段的内端穿过此轴承,将前轴端斜齿与经筒底环斜齿齿合而固定,以便风车叶片对齿印联代以及横长转动轴的竖向转在此变成经筒的顺时针横向旋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不同和先进之处:
现有我们藏族的转经筒都是手动转经筒,也有水力撞击的,但这样水力撞击经筒装置需要动较大的工程,尤其有水的地方很少,但都是在低处的沟处,而且需将水通过沟引出较长距离,才能形成有力的落差转动经筒,而本发明将装置设于村周围的高处地势,符合佛教传统的要求,并能给村庄增添佛文化的风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图
图2为风车形式图
图3为地面垂直支架与横长转动轴结构图
图4为经筒、基柱、锥伞连接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志,未经郭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盘式信报箱
- 下一篇:一种直接可安装于藏民房顶的风力转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