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波调频探测抗有源干扰中频信号处理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8303.1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泽龙;高雯;许建中;吴礼;彭树生;张秋霞;孙青;高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G01S7/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调频 探测 有源 干扰 中频 信号 处理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波调频探测抗有源干扰中频信号处理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连续波调频探测器前端模块,发射连续波调频探测信号,并接收回波经下混频后输出目标中频信号;有源干扰信号以及前端调制信号同步模拟模块,生成干扰信号;中频信号合成器,将生成的干扰信号注入目标中频信号中合成被干扰信号,送入待测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嵌入式实时控制模块,将上位机的控制命令传达给其他模块,并将试验数据传送至上位机;上位机交互模块,输入系统仿真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同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本发明可模拟多样化的信号干扰方式,同时可模拟窄带瞄准式和宽带阻塞式干扰信号,适用于各频段各调频方式的连续波调频体制的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抗干扰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续波调频探测抗有源干扰中频信号处理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干扰技术的日益提高,对无线电探测器的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连续波调频体制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探测器类型,其抗干扰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另一方面,由于连续波调频体制具有大时宽带宽的特点,尤其是毫米波频段,其有效带宽可达几百兆赫兹以上,提高自身抗干扰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其实物干扰仿真研究的难度。美国最新发展的第四代“游击手”干扰机工作频率已经达到40GHz,即工作在毫米波段的探测器也将面临被干扰的威胁,因此与之相关的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愈发重要。而中频信号处理作为探测器实现目标识别与跟踪功能的核心模块,对其抗干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62101594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海上实战复杂电磁环境的舷外有源干扰射频源,它可模拟生成多种干扰信号,但是覆盖频段只有8GHz~18GHz,并且适用的雷达信号形式主要针对于脉冲体制,无法应用于毫米波段的连续波调频体制探测器。申请号为20161060755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有源干扰动态模拟以及干扰对抗能力测试系统,它将生成的干扰信号注入有用信号发送后再接收进行数据监控分析从而评估系统抗干扰能力,申请内容中虽未提及其覆盖频段,但是其主要应用于通信系统,无法适用于探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波调频探测抗有源干扰中频信号处理性能测试系统,避免在毫米波段产生大功率信号,从而适用于各频段各调频方式的连续波调频体制探测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连续波调频探测抗有源干扰中频信号处理性能测试系统,包括连续波调频探测器前端模块、有源干扰信号以及前端调制信号同步模拟模块、中频信号合成器、嵌入式实时控制模块、上位机交互模块,其中:
连续波调频探测器前端模块用于发射连续波调频探测信号,同时接收回波,经下混频后输出目标中频信号;
有源干扰信号以及前端调制信号同步模拟模块用于生成多种有源欺骗式和有源压制式干扰信号,在模拟压制式干扰时控制调制器和DDS同步生成调制信号;
中频信号合成器将模拟生成的干扰信号注入探测器回波信号中,合成被干扰信号送入待测中频信号处理模块;
嵌入式实时控制模块与上位机交互模块实时交互,根据上位机交互模块的指令实时控制其他各个模块以模拟仿真不同参数体制的干扰信号,并将待测中频信号处理模块的试验数据传送至上位机交互模块;
上位机交互模块用于输入系统仿真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同时对接收到的试验数据进行抗干扰性能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波调频探测器前端模块包括收发天线、环流器、混频器、VCO;提供VCO调制信号的输入接口与有源干扰信号以及前端调制信号同步模拟模块中的调制器相连,提供中频信号的输出接口与信号合成器相连接;所述连续波调频探测器前端模块的工作频段不限,频率调制方式不限。
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干扰信号以及前端调制信号同步模拟模块包括调制器、直接频率合成器、时钟同步控制器、模拟乘法器、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倍频模块、高速数模转换器以及干扰信号通路选择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