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结构的连接锁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8968.2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尹汉军;陈祥余;王长涛;邢广阔;张飞;张蓬菲;孟宪武;曹永;方伟;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20 | 分类号: | F16B7/20;F16B21/04;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结构 连接 锁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定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水下机器人操作的水下结构的连接锁定机构。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水下生产系统在开采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水下设备防护结构的连接处没有设置无锁定机构,因此,容易受渔网等外部载荷的影响;且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渔网、落物和波流等载荷的作用,导致水下结构连接处的失效,给水下设备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水下结构的连接锁定机构,其不仅能够使水下结构连接处更加可靠,解决了容易受渔网等外部载荷影响的问题;而且,无需潜水员作业,由水下机器人即能够进行操作,避免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大大提高了油气田生产水下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安装成本;同时,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可以回收,避免了由于把手突出受钩挂或碰撞等导致连接失效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下结构的连接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水下结构上的锁定销杆、连接在锁定销杆上的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套装在锁定销杆上的销杆限位管,其中,锁定销杆的侧面连接有限位杆;锁定销杆和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之间是由开口销连接;销杆限位管的表面设有能够限制锁定销杆滑动的限位槽。
所述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为T型;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的端部设有开孔。
所述开口销上连接有浮漂。
所述锁定销杆的一端安装有人工操作把手;锁定销杆另一端设置有加厚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使水下结构连接处更加可靠,解决了容易受渔网等外部载荷影响的问题;而且,无需潜水员作业,由水下机器人即能够进行操作,避免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大大提高了油气田生产水下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安装成本;同时,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可以回收,避免了由于把手突出受钩挂或碰撞等导致连接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锁定销杆;2.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3.销杆限位管;4.开口销;5.限位杆;6.限位槽;7.浮漂;8.人工操作把手;9.加厚板;10.锁定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采用轴孔连接方式安装在水下结构上的锁定销杆1、采用开口销4方式连接在锁定销杆1上的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2、套装在锁定销杆1上的销杆限位管3,其中,销杆限位管3主要为水下结构的连接处提供锁定作用,在水下设备受到渔网、落物和波流等载荷的作用时,防止造成水下结构连接处的失效,避免水下设备造成损害。
上述水下结构上设有锁定销孔10。
上述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2为T型;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2的端部设有开孔,用于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2与锁定销杆1相连时,插入开口销4,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2,采用水下机器人操作,无需潜水员作业,提高了水下作业安全性,避免了人员安全风险。开口销4拔出后,回收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2,避免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2带来渔网拖挂等风险。
上述锁定销杆1是由钢管和钢棒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成,锁定销杆1的侧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有限位杆5。
上述销杆限位管3的表面设有用于限制限位杆5位置的限位槽6,能够限制锁定销杆1的滑动,提高了锁定销杆1的开启状态和锁定状态的稳定性。
上述开口销4上连接有浮漂7,降低了水下机器人拔取开口销4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操作效率。
上述锁定销杆1的一端安装有人工操作把手8,以便于水下设备回收操作,降低回收难度;锁定销杆1的另一端设置有加厚板9,加厚板9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水下结构表面,提高了锁定的强度。
上述锁定销杆1一端设有倒角,便于插入水下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