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机会型并行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9176.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科;何鸣;宋奎勇;白杨;赵新杰;王念滨;王昆明;仝彤;蔡新宇;陈锡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L29/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时起磊;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理位置 信息 机会 并行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机会型并行传输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发送端S发起一次数据通信,并进行信道侦听,若信道忙,则进入并行传输链路建立前准备工作,开始并行传输控制算法;
(2)初始化操作:初始化允许的最大并行传输链路条数Cmax和并行传输决策D等;
(3)判断是否存在直接冲突的节点:若存在,则发送端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退避,并择机重发;否则,进行步骤(4);
(4)采用改进的局部并行映射表建立和更新局部并行映射表中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网络建立初期一段时间内的信息交互,不断完整每个节点维护的映射表信息;步骤(4)所述的改进的局部并行映射表具体包括:
在局部并行映射表中,加入接收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计算出映射表中已有的链路记录相对应的两个节点间的距离;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一个节点维护的本地局部并行映射表中都会存有自己一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的相关信息;
(5)在步骤(4)局部并行映射表建立和更新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并行控制算法进行并行传输链路发送端并行控制算法的处理;
(6)进行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噪比SINR条件的判断,并对是否允许本次并行传输进行决策;
(7)若结果D为允许,则并行传输链路建立成功,链路按照基本的数据传输流程进行,算法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机会型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
所述的Cmax最优值为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机会型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
通过侦听是否有与自己目标节点相同的并行传输发起者S2来判断发送端S1与发送端S2是否互相在各自的通信范围之内;当发送端S1与发送端S2互相在各自的通信范围之内时,接收端S3存在直接冲突的节点;当发送端S1与发送端S2互相不在各自的通信范围之内时,接收端S3处存在隐藏终端问题或没有与S1目标相同的并行传输发起者,在接收端S3处就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传输冲突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机会型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
接收端R在知道具体数量的以自己为目标的发送端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局部并行映射表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和节点间的距离进行决策,即选择一个与自己距离最短的发送端来进行通信;在R决定了接收哪一个发送端的数据传输后,依照X-MAC协议,R会回复一个early-ACK确认帧来通知被选定的发送端,其中包含着被选择发送端的ID或MAC地址,与此同时,其他的潜在发送端同样能接收到该确认帧,从而知道自己未被选择,依照“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随机退避并择机再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机会型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改进的并行传输控制算法具体包括:
(5.1)节点S检索本地并行映射表中与自己相关的记录,选择其中接收端当前正在信道中进行数据通信的所有信号强度记录形成集合G1;
(5.2)节点S再次检索本地并行映射表中与G1中所有节点相关的信号强度记录,所有接收端节点形成集合G2;
(5.3)将集合G1与集合G2进行比较,删除重合的部分后,形成集合G3;
(5.4)分别计算节点S与集合G3中所有节点的距离Li,并记录进入局部并行映射表中;比较本次发起S→R时,S的传输半径Rs与所有距离Li逐个进行比较算法为Algorithm1,算法Algorithm1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91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