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管理的微服务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9197.9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迎;王杰;徐东;孟宇龙;张朦朦;李贤;吕骏;方一成;姬少培;王岩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理 微服 务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管理的微服务实现方法,创新地提出把微服务按层级划分部署的方法;创新地使用Kubernetes技术进行不同服务层级的封装分组的方法,按组提供调用接口;创新地使用监控算法Bloom‑Filter思想的方法,使得云平台微服务的部署发现监控和管理合理高效,容易维护,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解决了用户对云服务平台功能种类及数量的需求动态迭代时,致使微服务进程数量众多甚至是海量时,云服务平台对微服务部署发现监控,查询调用,维护管理效率低下臃肿等问题。最终实现云平台中微服务的部署、发现、监控及维护管理,不受制于用户对云平台功能服务数量及种类动态递增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计算技术应用服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管理的微服务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云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单体架构模式构建的云平台,存在部署不灵,代码维护难,扩展性不够等问题。而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模式构建的云平台,存在需要共享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开发技术容易被一种技术绑定,技术和架构变化的灵活度无法满足用户对云服务平台功能迭代升级的需求的问题。
基于微服务构建的云平台,应运而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用户对云平台本身的服务功能的种类和范围需求的与日俱增,微服务进程数量及种类相应·同比增加,如何针对微服务本身构建一种高效的管理架构体系,实现对微服务本身动态部署的有效的管理,发现监控,查询调用。将直接决定整个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效率,稳定性,及可扩展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服务部署管理全新架构模式和一种自管理的微服务实现方法,解决了用户对云服务平台功能种类及数量的需求动态迭代时,致使微服务进程数量众多甚至是海量时,云服务平台对微服务部署发现监控,查询调用,维护管理效率低下臃肿等问题。
一种自管理的微服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业务功能按着IaaS层、PaaS层、SaaS层、数据层四类业务层进行分类;
步骤二:将所述四类中的业务功能分解成小型业务逻辑模块,小型业务逻辑模块具有单一特定功能,多个小型业务逻辑模块协同提供特定的业务功能,小型业务逻辑模块相互之间松耦合、高内聚;独立修改和部署一个小型业务模块不影响其他的模块;
步骤三:分别将所述四类中的小型业务逻辑模块,分别使用Docker技术封装生成微服务,生成的微服务对外提供基于REST的调用api接口;
步骤四:将步骤一部署在四大模块中的微服务再将业务功能相关联的微服务编排为微服务组,同一个微服务组使用Kubernets技术进行技术封装,并将编排好的微服务与微服务组向中间管理单元发送注册信息;
步骤五:所述四类业务层中的微服务组分别向登记监控模块的微服务池注册状态信息,其中微服务组的登记信息包括组内各个微服务的状态信息,微服务的状态信息包括微服务的就绪状态、微服务的占用状态、微服务的丢失状态,微服务的死锁状态,以及微服务的调用历史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9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附着防伪图文标识的金融交易卡
- 下一篇:一种防翘边易碎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