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0477.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林;张建敏;刘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套式 液压 同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同步油缸的内部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1。图2为现有技术中同步油缸的内部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2。图3为现有技术中同步油缸的竖直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这种同步油缸的结构主要由前端盖10、后端盖11、隔套12(隔套上带油口)、几段缸筒13、连接法兰14、活塞15和活塞杆16组成。因为缸筒13上要制作螺纹,隔套12和缸筒13之间需要布置密封件17,并经由螺纹连接在缸筒13上的连接法兰同隔套12进行安装紧固。
上述这种结构制作复杂,而且需要加工很多内螺纹和外螺纹。同时,这种结构的安装过程也复杂,有多处螺钉需要紧固,螺钉在震动场合容易松动。
另外,这种结构的外壳采用分段制作,但活塞杆是直线一体,安装在一起对同轴度要求高,同时容易产生活塞杆弯曲应力。
这样的结构就造成了成本较高,维护成本也高,市场普及率严重受影响。同时分段多,外置较多的结合缝,有较大外泄露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同步油缸的结构制作复杂,成本较高,且容易发生外泄漏等缺陷,提供一种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其特点在于,所述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包括外缸体、活塞杆、端盖、多个定位套、多个活塞和多个隔套,其中,
所述活塞杆贯穿在所述外缸体内,所述隔套和所述定位套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外缸体内,且所述隔套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外缸体之间,所述活塞套设在对应所述定位套和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同步油缸;所述外缸体的两端 通过端盖压实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隔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盖采用螺钉或螺纹连接在所述外缸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多对卡键槽,每对所述卡键槽对应一个所述活塞,每一所述卡键槽内设置一对卡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键为半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键通过卡键帽抱箍在所述卡键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所述卡键槽处还设置有挡圈槽,所述挡圈槽内设置轴用挡圈,用于固定所述卡键帽的轴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套与外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隔套与所述外缸体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用于隔离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盖与所述外缸体的连接采用可靠连接。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简化了结构和安装,降低了加工和安装制作成本,从而加快了产品工艺流程。
其主要具有以下诸多优点:
一、加工简易,可以采用精拔钢管为基料,可以整长加工,切割使用。
二、安装简单,工艺步骤少。
三、维护方便,外泄露可能性大大减少。
四、精度高,没有活塞杆径向应力,降低密封件磨损。
五、由此造成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业普及率,提高设备运行精度。
六、此机构因为连接环节减少,比较适用于震动场合。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同步油缸的内部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1。
图2为现有技术中同步油缸的内部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2。
图3为现有技术中同步油缸的竖直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隔套式液压同步油缸中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发明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0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