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顺层岩质边坡地下开挖模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0760.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5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袁维;王伟;赵宝平;王洪光;史磊;李家欣;李宗鸿;闻磊;常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申超平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层岩质边 坡地 开挖 模型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顺层岩质边坡地下开挖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是:该试验系统包括边坡模型试验架(1)、恒温控制箱(2)、高速摄像机(3)、侧压力加载装置、数据采集器(5)和电脑(6),所述边坡模型试验架(1)内置岩层模型(15),所述岩层模型(15)内置开挖体模型(16),所述边坡模型试验架(1)置于恒温控制箱(2)内,所述侧压力加载装置的施力端作用于岩层模型(15)的一侧,所述数据采集器(5)一端连接位于岩层模型(15)内的传感器,另一端连接电脑(6),所述侧压力加载装置受控于电脑(6),所述高速摄像机(3)用于拍摄岩层模型(15)的渐进破坏过程并将图像传输至电脑(6),所述边坡模型试验架(1)由一个矩形框架以及下方的弯折式升降装置组成,所述矩形框架由侧向挡板(7)、底板(8)、反力挡板(9)、顶板(11)围成,所述岩层模型(15)位于矩形框架内,所述弯折式升降装置包括支座(12),所述支座(12)的一端与矩形框架铰接,另一端通过弯折杆(13)与矩形框架连接,通过所述弯折杆(13)的伸缩可实现矩形框架一端的升降,所述岩层模型(15)为采用相似材料预制的长方体,相似材料由石蜡、石膏、水、砂组成,开挖体模型(16)采用与岩层模型(15)相同的相似材料进行预制,并在开挖体模型(16)的前后两侧设置电加热片,所述侧压力加载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侧的移动加载板(10),所述移动加载板(10)用于推顶所述岩层模型(15),还包括夹在移动加载板(10)和反力挡板(9)之间的加载气囊(17),所述加载气囊(17)通过高压输气管连接气压控制器(4),所述气压控制器(4)受控于电脑(6),所述恒温控制箱(2)用于控制温度变化,其四面由透明有机玻璃构成,所述传感器为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所述移动加载板(10)截面为工字型,所述移动加载板(10)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定位凸起(19),所述顶板(11)和底板(8)上分别设有容纳所述定位凸起(19)的长条形的滑槽(20),所述移动加载板(10)借助于定位凸起(19)沿着滑槽(20)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层岩质边坡地下开挖模型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相似比确定岩层模型(15)的物性参数和几何参数,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力学试验确定相似材料的配合比,并配置相似材料;
2)在石蜡处于液态的温度下预制岩层模型(15)和开挖体模型(16),并使其冷凝固结;
3)调整弯折杆(13)使矩形框架与支座(12)的夹角为零,调整气压控制器(4)使加载气囊(17)的气压为零,同时,使移动加载板(10)处于最左端,然后往底板(8)和顶板(11)涂抹润滑油;
4)往矩形框架分层装填预制好的岩层模型(15)和开挖体模型(16),逐层埋设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并在开挖体模型(16)前后两侧贴上电加热片;
5)架设好高速摄像机(3),将高速摄像机(3)、气压控制器(4)、数据采集器(5)与电脑(6)进行相连,实现试验装置的最终连接;
6)缓慢调整气压控制器(4)使加载气囊(17)的气压逐渐增大,推动移动加载板(10)往右移动,使边坡模型的侧压力达到预定值,再调整弯折杆(13)使矩形框架与支座(12)的夹角达到预定的坡角;
7)通过电加热片使开挖体模型(16)迅速升温而软化、破碎,并使之从边坡整体模型中剥离;
8)待开挖后边坡变形稳定后,通过恒温控制箱(2)按照一定的温度间隔逐次提高温度,每升高一次温度,将该温度值保持一定的时间,待边坡变形稳定后,再次提升温度,直到边坡发生整体失稳破坏;
9)用数据采集器(5)获取边坡不同位置处的位移曲线,同时,利用高速摄像机(3)直观监测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07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