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高温合金炉管锥底的金属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1831.8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C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高温 合金 炉管 金属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生产高温合金炉管锥底的金属模具,属于金属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210596907.X的一种金属模具预热装置:在加热主管两端下分别装有第一、第二分流支管,在加热主管的起始端装有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通过第一、第二阀门各自装有第一、第二接头。其金属模具预热工艺:首先将金属模具的两侧模打开,然后将该金属模具预热装置固定在金属模具上,让其第一、第二分流支管分别悬浮在金属模具的型腔、浇道当中;再将燃料源、气压源分别接到第一、第二接头上,并打开阀门开关,燃气通过加热主管流到两分流支管并在其喷嘴中流出点火燃烧,通过调节两阀门的开关调节火焰大小,直至金属模具均匀加热达到相关工艺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当前模具寿命低、加热时间长、成本费用较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艺参数不稳定的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模具刚制成后,表层液体未干易溶解,不能拾取,以致无法打印下一个模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高温合金炉管锥底的金属模具,以解决模具刚制成后,表层液体未干易溶解,不能拾取,以致无法打印下一个模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产高温合金炉管锥底的金属模具,其结构包括倒液口、升降导柱、支撑板、出口板、冷却烘干器、下固定板、模脚、公模板、母模板、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两侧表面相互平行,面积相等,上固定板底部设有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液口贯穿上固定板顶部中央,与上固定板左右两侧间距分别为9cm,所述升降导柱为圆柱体结构共有4个,底部分别设在支撑板顶部4个边角上,所述升降导柱横截面高度为14cm,顶部贯穿母模板与上固定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导柱与母模板相互垂直,垂直角度呈90°,所述公模板与母模板处在同一垂直线,且形状相同长度相等,所述支撑板顶部切面设有公模板,所述升降导柱通过公模板连接支撑板,所述母模板与公模板底部间距,等同于升降导柱的高为14cm,所述出口板焊接在模脚右侧内部,所述出口板与公模板顶部之间距离为7.5cm,所述模脚与支撑板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冷却烘干器设在脚模右侧,所述下固定板焊接在脚模底部,表面长度与脚模同为20cm,所述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顶部间距为40cm,所述母模板9通过升降导柱连接公模板,所述母模板与上固定板顶部间距为7cm,所述升降导柱通过母模板与上固定板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冷却烘干器由进水口、罐体、轴承、电机、铝金架、热风机、冷却管组成,所述进水口焊接在罐体表层中央,且相互垂直呈直角,所述罐体横截面长度为7cm,所述轴承设在罐体表面右侧下方,与进水口顶部之间的距离,等同于罐体的高为2.5cm,所述电机设在罐体表面左侧,所述铝金架共有2个处同一水平线,分别设在罐体底部左右两侧,所述散热风机焊接在罐体左侧,所述冷却管底部焊接在罐体顶部左侧,并且与进水口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倒液口焊接在上固定板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导柱与母模板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模脚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铝金架焊接在模脚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公模板与升降导柱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导柱由多组钢块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冷却烘干器,先将铝金架焊接在模脚上之后,然后将冷凝水从进水口倒入至罐体内部,通过电机发电使轴承带动热风机运行,由热风机将罐体中的冷凝水转换为冷气从冷却管的管口喷出,由此来快速冷冻烘干模具,为下一个模具制造提供足够时间,使工作的时间进度保持平稳状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产高温合金炉管锥底的金属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却烘干器示意图。
图中:倒液口-1、升降导柱-2、支撑板-3、出口板-4、冷却烘干器-5、进水口-501、罐体-502、轴承-503、电机-504、铝金架-505、热风机-506、冷却管-507、下固定板-6、模脚-7、公模板-8、母模板-9、上固定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1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铸造机液面悬浮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